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前的骆驼蹄印,到洛阳博物馆馆藏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胡人俑;从汉魏故城永宁寺残缺而精美的泥塑像,到新安汉函谷关的关字瓦当、阙台、古道……历经两千年岁月钩沉,丝绸之路留给洛阳的文化遗产依然光芒四射,吸引着人们探究这条横亘在亚欧大陆的文明交汇之路。
6月10日至11日,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这里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场,洛阳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活化利用丝路文化遗产。
当前,“一带一路”已成为沿线国家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平台。今年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从活化到外展,丝路文物逐渐走出“深闺”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源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息息相关。洛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和大运河两条大型文化遗产线路唯一的交汇点城市,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
“特别是分布于伊洛河两岸的五座中国古代都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缩影,是洛阳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留给洛阳的珍贵财富,也是助推洛阳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活化,让公众共享文化遗产。去年10月1日,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对公众开放,为活化利用汉函谷关遗址,《汉关遗产城概念规划》已经完成,正在对控制性详规进行修编;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这处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以“互联网+”为载体,探索文物、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古老的龙门越来越“鲜”“活”。
龙门石窟探索“互联网+”新模式,让古老的龙门越来越“鲜”“活”(记者 李政葳/摄)
外展,让丝路文物走出“深闺”。文物的国内交流展已经成为常态,通过与外地文博单位“联姻”,洛阳市把发掘的出土文物“请出”库房,让精美文物进入国内各地的文化艺术品殿堂,实现异地共享,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讲好古都洛阳故事。
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古镇景区运河谷仓博物馆设立“洛阳精品文物展厅”,展出洛阳市唐代文物;“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展,一件件文物真实再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马蹄声声的商旅景象。另外,洛阳市还先后与瑞典、韩国、日本、意大利、蒙古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文物交流合作办展,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文物局确定的首批大遗址片区,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和汉魏洛阳城两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初具规模,偃师商城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建设申报,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呼之欲出。“洛阳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文化遗产无疑是洛阳最亮丽的城市名片。”陈星灿说。
参与“国际文物避难所”网络建设,勇于承担国际义务
珍贵的遗产遗迹既是记载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文明交流的符号,承载着千古常新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促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古都洛阳,只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缩影。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设计,不断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上,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讲述了两次亲身经历:去年12月,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他出席在阿联酋首都举行的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中国首个“文物避难所”;半个月前,他参加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现场见证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创建,见证了相关国家之间文化遗产合作不断加强。
洛阳博物馆内展馆内,一件文物铭刻着丝绸之路的文化烙印(记者 李政葳/摄)
“近年来,通过跨国申遗、对外展览、援助修缮、联合考古等途径,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化遗产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刘玉珠说。
——丝路跨国申遗成功。比如,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外展日趋活跃。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千余件文物赴坦桑尼亚、希腊、土耳其、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摩洛哥和卡塔尔等20余国展出;俄罗斯、沙特、阿富汗、马来西亚、柬埔寨、韩国、墨西哥等国家的精品文物也来到中国展出。
——援外工程成果丰硕。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柬埔寨吴哥古迹和柏威夏寺国际保护行动,从周萨神庙、茶胶寺保护修缮工程,到保护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双主席国之一,中国文物援外工作正经历着从参与者到领导者的重要转变。
——联合考古不断深化。目前,中国文物考古机构已在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伊朗、肯尼亚等15个国家开展联合考古项目。
刘玉珠提到,国家文物局将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实施“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构建相关部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多部门协调、各地区联动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大保护利用,强化部门职责,恪守文物安全底线,将文物保护纳入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双边、多边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鼓励中国国家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文物避难所”网络建设,勇于承担国际义务。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与减贫计划有机融合
“中国以文化遗产遗址数目众多而引以为荣时,这些遗址的长期保护和传承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最紧迫的挑战在于要平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这一点旅游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欧敏行表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有助于保护传统习俗和减少贫困。
然而,许多世界遗产遗址缺乏资源、经验和训练有素的人员,难以以正确的方式管理旅游业,以长期地保存其世界遗产价值。因此,欧敏行认为,保护能力和保护意识需要兼备,才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好的平衡点。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对公众开放(记者 李政葳/摄)
另外,外界环境在不停变化,比如,城市发展迅速、大众旅游的兴起、污染日益严重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遗产极易遭受破坏。“加强民族间和文化间的对话,并随着鼓舞人心的全球战略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来协调行动至关重要,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欧敏行认为,这三方面相互融合且不可分割,只有以平衡和融合的方式才能持久保护地球及其自然资源,为实现包容持久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把文化和经济发展,社会,环境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四根支柱。世界银行采纳拓宽型思路,积极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使其成为世界银行减贫使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世界银行首席城市专家梅柏杰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世界银行为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支持,“经验表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造经济机会,遵从当地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贫困人口、家庭的生活水平。”
“通过城市规划技巧,改善基础设施和传统房屋建设,把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再生过程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城市发展”“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专家提供支持,提高社区参与度和对文化遗产的欣赏力”“通过研究历史建筑的适应性,利用和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目前,世界银行和我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主要涉及上述三个领域。
如何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经济增长?如何利用传统知识促进智能型增长和节能?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融合?如何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看做创意产业的一种投资?基于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梅柏杰表示,世界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合作,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到可持续增长和减贫计划当中。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