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
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不知激发过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却只能隔着橱窗恋恋不舍。如今,人们可以把刻有甲骨文的水杯买回家,让案头平添几分古意;也可以把印有乾隆御笔的手机壳揣在兜里,让那份历史随身行走……各种文化创意产品琳琅满目,正在让文化和产品相结合,把历史和当代人的生活相结合。
文创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既有赖于市场本身的发育,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今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从政策角度对文创产品开发水平提出了要求,文创产业从缺章少规的“野蛮生长”阶段,迎来深耕文化土壤的创意时代。这一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将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标注当代中国的文化气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前的文创产业,已经在规模上实现了量的突破。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其文化创意产业就已实现增加值2826.3亿元,占地区经济比重达13.2%,是首都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在产品形态方面还略显不足,大多数产品依然停留在“孩童刻画”阶段。市面上常见的文创产品,依然属于传统的“IP(知识产权)周边”。在纯色的T恤上印远古图腾、在便携的背包上画文化符号、在把玩的扇子上绘传统字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的文创品牌——“故宫淘宝”商店,2015年的收入达到近10亿元,但销量最大的,还只是胶带、书签、记事本等产品。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
营造更加繁荣的局面,需要文创的产业升级和自我革新。坐拥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资源,经受互联网最富活力、最富创新精神的时代冲击,面对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广阔市场,中国当代的文创产业绝不应是勾勾画画那么简单。尤其要看到,在商业属性之外,文创产业也兼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五千年浓墨重彩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无数艺术瑰宝、汇聚了灿若繁星的文明结晶。解读其中蕴藏的历史情感,传递延绵已久的思想脉络,是文创开发的发力点,也是产业增长点。
文创产业升级,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在淘宝商城之外,故宫博物院相继开发了《胤禛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等APP,与腾讯联手举办创新大赛,“故宫style”火爆线上;国家博物馆在上线天猫旗舰店的同时,与阿里巴巴打造“文创中国”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从线上走向线下;苏州博物馆试水时装发布会,让博物馆里冰冷的文物行走在时尚前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从发现伊始,就明确了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建设文化旅游格局、构建项目运营的思路……多个集文化、馆藏、技术、人才等资源为一体的文创产业新形态,正勃然兴起。这里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遍布天马行空的想象,尽显技术进步的便利,让人徜徉于学术探索的乐趣,享受着产业价值的馈赠。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对文创产业来说亦复如此。期待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涌现出更多的文创形态和文创产品,从而不仅让孩子们的眼睛熠熠发光,也能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归属感和文明自信心。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