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媒介哲学、认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未来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罗雨静

2018-10-25

第五届“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学术论坛

媒介哲学、认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未来

Media Philosophy,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ities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ummit Forum “Ideas and Methods”)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剧烈变革在整体上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关系、沟通模式和文化观念。人文与科学在这种变革中逐渐分化为两种相互独立、彼此隔膜的智识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不断遭遇科学研究之前沿地位带来的存续危机。这种隔膜与危机在当代语境愈演愈烈。一方面,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新的媒介手段广泛再造人类经验表达与传播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和大脑研究日益深入,新的身心知识持续更新人类意识传导与感应的内在机理。在这种语境中,媒介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前沿探索,成为人文学科面临的尖锐挑战。什么是人?何谓人性?人文与科学的界限如何重新划定?人文学科怎样通过与自然科学的深入互动,重塑自身不能被社会价值化约的存在意义?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国际学界热议的前沿话题。如何对此进行真正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与回应,成为关乎人文精神之未来的关键所在。

  为了共同探讨这一核心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决定于2018年10月27-29日举办第五届“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学术论坛暨工作坊,本届主题为“媒介哲学、认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未来”。论坛将邀请十六位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世界著名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参与讨论,围绕相关论题研讨媒介哲学与认知科学的最新进展对人文学科的挑战与重构,共同展望人文精神的未来。

  为了深入探讨高端学术论坛的议题,届时还将举行两个半天的主题工作坊,包括高端学术论坛在内的学者将围绕相关论题进行研讨。


/ 主 办 者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召 集 人 /

方维规 张正平


/ 与会学者 /

多 恩

Mary Ann Doane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影与传媒系荣誉教授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江学者


福格尔

Joseph Vogl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文学、媒介研究、文化研究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语系常任客座教授


冈克尔

David J. Gunkel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系教授


汉 森

Mark Hansen

美国杜克大学

艺术与视觉研究系荣誉教授


吉见俊哉

Yoshimi Shunya

日本东京大学信息学研究科教授,副校长


江 怡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


姜明求

Myung-koo Kang

韩国首尔大学传播系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克莱默

Sybille Krämer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


刘 超

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罗跃嘉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齐林斯基

Siegfried Zielinski

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创始院长,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教授、校长,

瑞士欧洲研究院米歇尔·福柯讲席教授


桑普森

Tony D. Sampson

英国东伦敦大学数字媒体文化与传播系教授


瓦格特

Christina Vagt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日耳曼与斯拉夫研究系教授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张正平

Briankle G. Chang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传播系教授



学术论坛

论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厅

论坛形式:主题发言与评议对话


10月27日(周六)上午


8:30-8:45 开幕致辞

致辞人:方维规 张正平


Session I 第一场


8:45-9:55 (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20分钟)

主 持 人:张正平 评议人:多恩


/ 发言人 /

齐林斯基:惊奇制造者:多样的媒介思想

Siegfried Zielinski: Generators of Surprise: Diverse Media Thinking


汉森:心灵怎样参与(人工)交流?——(和)机器思考的替代路径

Mark Hansen: How Can the Mind Participate in (Artificial) Communication?: An Alternate Path Toward Thinking (with) Machines


9:55-10:15 讨论与回应


10:15-10:30 茶歇


Session II 第二场


10:30-11:40 (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20分钟)

主 持 人:瓦格特 评议人:吉见俊哉


/ 发言人 /

冈克尔:其他的物: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社会

David J. Gunkel: Other Things: AI, Robots and Society


罗跃嘉:情绪与认知功能的认知与神经基础

Luo Yuejia: Neural Mechanism for Emo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11:40-12:00

讨论与回应


12:00-14:00

午餐与休息


10月27日(周六)下午


Session III 第三场


14:00-15:10(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20分钟)

主 持 人:齐林斯基 评点人:克莱默


/ 发言人 /

多恩:沉浸的概念:中介空间和主体位置

Mary Ann Doane: The Concept of Immersion: Mediated Spac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ject


姜明求:凝视何以成为暴力——平昌冬奥会上朝鲜运动队的再现

Myung-koo Kang: How a Gaze Can Become Violenc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North Korean Sports Team to Pyeongchang Olympic


15:10-15:30 讨论与回应


15:30-15:45 茶歇


Session Ⅳ 第四场


15:45-17:30(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30分钟)

主 持 人:多恩 评点人:桑普森


/ 发言人 /

瓦格特:智力外包

Christina Vagt: Outsourcing the Intellect


徐英瑾:通用人工智能为何需要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

Xu Yingjin: Why Does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ed the Husserlian 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江怡:认知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模糊边界

Jiang Yi: The Fuzzy Boundary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17:30-18:00 讨论与回应


18:00-20:00 晚餐


10月28日(周日)上午


Session Ⅴ 第五场


8:30-9:40(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20分钟)

主 持 人:姜明求 评点人:汉森


/ 发言人 /

克莱默: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从书写平面到数字界面

Sybille Krämer: Media as Cultural Techniques: From Inscribed Surfaces to Digital Interfaces


吉见俊哉:文化延续与人文科学再定义——21世纪全球化社会中大学的作用

Shunya Yoshimi: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Humanities: The Role of Un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ized Society


9:40-10:00 讨论与回应


10:00-10:15 茶歇


Session Ⅵ 第六场


10:15-12:00(每人发言25分钟,评议30分钟)

主 持 人:吉见俊哉 评点人:冈克尔


/ 发言人 /

刘超:死亡凸显对内疚和羞耻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Liu Chao: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Guilt and Shame and Its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


桑普森:人机交互领域的转变——从数据具身化到经验资本主义

Tony D. Sampson: Transition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rom Data Embodiment to Experience Capitalism


张正平:幽灵般的媒体

Briankle G. Chang: Spectral Media


12:00-12:30 讨论与回应


12:30-14:30 午餐与休息


工作坊

10月28日(周日)下午 14:30-17:00


第一场:星与云:米歇尔·塞尔的文学、科学和媒介哲学

Workshop 1. Stars and Clouds: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 Media Philosophy of Michel Serres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厅

主持人:瓦格特

与谈人:高端论坛相关学者


10月29日(周一)上午 9:00-11:30

第二场:情动与社会媒介

Workshop 2. Affect and Social Media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楼C区5058会议室

主持人:桑普森

与谈人:高端论坛相关学者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