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克利(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如果说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文学的一座高峰,《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高峰上最耀眼的明珠。其主题之丰富深刻,语言之绚丽精妙,人物之鲜明生动,皆可做如是观。它创作于莎士比亚的盛年,是其四大悲剧中的代表。如果说《麦克白》探讨的主题是野心,《李尔王》关注老年,《奥赛罗》叹息嫉妒这一人性的弱点造成的悲剧,《哈姆雷特》则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主题。
按照故事讲,它说的是丹麦王子复仇记。经由莎士比亚的妙笔,《哈姆雷特》写出了多维度的人性,涉及了方方面面的人生:亲情舍离、别恨情仇、个人命运、家国前途。由于哈姆雷特特殊的王子身份,家事亦国事,家与国相关联,个人存亡与国家前途结成一体。由于他思之深,虑之远,欲穷究天地人神命运之问,又探求无限细微的儿女私情,父子、母子、夫妻、叔侄、兄妹等人伦关系。按照主题,人们会联系到自古希腊以来的命运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个人情仇与家国命运的关系。还有人专门关注哈姆雷特对人生的感慨叹息、复仇路上的迟疑犹豫,更有人把他的拖延归结于恋母情结。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是指他的博大精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指《哈姆雷特》的纷繁复杂。
其实,莎士比亚写作的初衷只是给自己的剧团演员当脚本来演出用,而不是给读者写来阅读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当时面对大众,谁都可以去看,票价便宜,在剧场里坐着站着都可以看,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可以欣赏到他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出。他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同事帮他把作品整理出来,出版了第一对开本。经过批评家的注释、校对、评论,确立了他作品的经典地位,使本来演出用的脚本成为可供阅读的经典作品。
阐释的复杂永远不能取代阅读的快乐。回到当下,就经典名著的阅读而言,我们最常想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天还读《哈姆雷特》?换言之,读这部剧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和对世界的理解有何益处?
首先,哈姆雷特是一个坚定的思想者。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突遇家庭变故。父王暴死,叔父继位,母后改嫁叔父。可以说,他的世界彻底颠倒。他需要重新整理他对父亲的形象记忆,对叔父、对母亲的看法,以重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当他的国王叔父当众亲切称他“我的侄儿,我的孩子”的时候,哈姆雷特在剧中的第一句话是“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在颠倒的个人世界里,他看到了颠倒的乾坤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他说丹麦是一座大监狱。剧中的其他角色都在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道白表演,哈姆雷特却不为表象所遮蔽,总能够一语中的,道出表象背后的实质。
其次,在危险的处境中,他是一个审慎的求证者。为了探寻父亲的死因,他在深夜等候与亡灵对话,通过给宫廷表演加词加戏探试叔父,厉声质问母亲,佯装疯癫,应对大臣的刺探,甚至对自己心爱的人出言不堪,以掩饰情感。他步步惊心,审慎求证,理清了真相,决定了行动的方向。
再次,在真相明白之后,他是一个果敢的行动者。待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所在,置身险境时,果断处理了国王派出和他一道去英国的两个使臣,只身返回祖国。在恋人的葬礼上,与恋人的哥哥冲突之后,勇于迎战。在决斗中了断一切,结束纷乱局面。在临死之前又为国家的前途做好了安排。真的勇士,勇于迎战,敢于牺牲。
这是一个成长故事。哈姆雷特的生命以学子始,以斗士终。面对家仇、情爱、国事,他有过犹豫,他有过延宕。他的成长中包含了对个人得失和家国命运的考量,包含了对亲情爱情的舍离断,包含了对命运顺承与违逆的思辨,包含了对人性的洞察,包含了人的觉悟,包含了慷慨就死的勇气,包含了舍生取义的决心。这是一个思想者的生命,也是一个觉悟者的命运。
这部戏剧最迷人之处在于:哈姆雷特发出了一个永恒之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朱生豪译)哈姆雷特之问提出:人生之出路一是默默忍受,二是挺身反抗,力图改变。第三种选择则是自行结束生命,这看似是最为轻易的选择,却因为对死后世界的无知而最为困惑。他的问答思路是:生也艰难,却要生;死虽容易,却不能。每一种选择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生存还是毁灭”,放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在国难家仇中,要面对要求自己复仇的亡父灵魂,面对杀父娶母的叔叔,面对心灵、道德、人伦、责任等方方面面的拷问与掂量。这个问题贯穿了《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始终。
哈姆雷特之问类似屈原的“天问”,是人对生命、命运、天地和世事之问。天地永恒,世事流转,人生短暂。生命的保全与舍弃,命运的顺承与违逆,不能不引发感慨。“死生亦大矣”!《哈姆雷特》写出了心灵的考验、命运的追问、家国的情怀,人性能够达到的高度、人生能够面临的困境,以及面对困境的态度、勇气和必要的牺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天才的最大呈现。哈姆雷特之问是人类思想能力、探索勇气、思辨论证和果敢行动的证明。
“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的意思很多,这是其中一种译法。把它译为“生,还是死”可能更为直接。它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是“要这样,还是那样”等等。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以进行不同选择的问题。比如找个单位上班还是自己创业,继续上学还是工作,恋爱婚姻要继续下去还是该做个了断等,当我们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都可以套用这句话。面对这一问,我们能否独立地思想,做出我们独一无二的回答;能否审慎的思辨、求证、探寻,探寻真相的过程中能否承受得起不同的代价和牺牲,承受种种矛盾、利益的权衡取舍,甚至亲人好友的背叛以及心灵意志的考验,等等。
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之问每个人都要面对。读好书增长智慧,阅读《哈姆雷特》增加我们对自己、对家国、对命运的了解,帮助我们做一个坚定的思想者,审慎的求证者,果敢的行动者。行动才能带来改变。本·琼斯说莎士比亚,“他不仅属于这一个时代,他也属于所有的时代。”所谓经典,就是一代又一代经常被阅读的作品,而且每一代人都能读出新意,每一个读者都能读到自己。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