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世界汉学中心国际写作中心与《作品》杂志社联合设立“世界汉学家”栏目,每月向中国读者介绍一到两位汉学家及其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
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北京语言大学全球南方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Global South)博士生导师,世界汉学中心学术专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撰写的《一个澳大利亚汉学家看中国》刊载于《作品》2024年10期。
10月27日,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左一)、丹麦汉学家曹伯义(左二)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会场同与会汉学家交流。
运气在人生中扮演着多大的角色?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已故的妻子艾丽丝(Alyce,1939—2021)和我是如何第一次在中国找到教书工作的。虽然我们是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出生长大的,但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住在英国剑桥。我刚刚完成了一篇关于当代维吾尔族众多祖先中唐代(618—907)回纥的论文。通过军事干预,他们帮助唐朝压制755年至763年的安史之乱。
1964年夏天的一天,我在剑桥的集市广场偶遇了一位英国朋友。他告诉我他要去中国教书。我问他,伦敦的中国办事处是否应该询问他是否知道有其他人愿意去中国教书,并告诉他们我的姓名。事实证明,他们确实问过他,他也确实告诉了他们我的姓名。我和Alyce受邀去伦敦面试,并被录取为教师,并在两个月内抵达中国。
我们在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我们在北京机场迎接了由已故伟大的王佐良(1916—1995)、当时的学院英语系主任领导的一支小团队。1965年1月,我们签了一份合同,到1966年8月到期。当时我们并不知道1966年8月就是“文革”开始的月份。
那时我并不是特别亲中国,记得最初几个月一切都非常陌生和奇怪。然而每个人都对我们很友好,尽管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天真且心胸狭隘。我们的同事中有许多优秀的人,尽管许多人现在已经去世,但我仍然将他们视为朋友。Alyce和我的第一个儿子Stephen于1965年2月出生在北京前门外的和平医院。
我在中国与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交了好朋友。其中一些人,例如出色的胡文仲,至今仍是朋友。其他成为朋友的人包括伟大的翻译家杨宪益(1915—2009)和他的英国妻子戴乃迭(1919—1999),他们一起为外文出版社翻译了许多古典和现代作品。当我们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后,我和艾丽丝几乎每周都会去拜访他们。我们非常喜欢他们俩,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一对夫妇是大卫(1910—2000)和伊莎贝·克鲁克(1915—2023),他们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生活了几十年。伊莎贝最近去世,享年107岁。她的一生多么辉煌!艾丽丝和我也看到了他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非常喜欢他们。
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生活在一个国家,认识那里的人,在学院的氛围中与他们讨论事情,与在书本上读到的事情有很大不同。要了解中国并了解其文化,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实际生活。无论如何,这就是我的经历。当我1966年9月离开中国时,我的观点与我1964年夏末第一次去中国时的观点截然不同。
当我和艾丽丝离开中国时,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不仅因为我们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且因为在当时与澳大利亚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居住了两年。回国后,我们发现中国形象不佳,不断被攻击为“红色威胁”。我记得我在捍卫它,甚至在我们登上从香港前往悉尼的船上。我不会为攻击当时在澳大利亚非常普遍的观念而道歉,即中国对澳大利亚安全构成威胁,并且中国军队可能入侵澳大利亚。这在当时是愚蠢的,就像现在仍然是愚蠢的一样。澳大利亚派遣军队在越南帮助美国,这一不明智的政策被证明是灾难性的。没有多少人准备保卫中国,但我仍然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第一次离开后,直到1973年我才回中国,当时我参加了1972年建交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小型代表团。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开始更加频繁地去,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去中国了。
我确实知道,在2020年COVID-19暴发之前,除了1984年,我每年都去,而且大多数年份都会去两次或几次。2006年,我开始定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任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暑期学校任教,在COVID-19无法现场授课的两年里,我通过腾讯(VooV)进行授课。
除了教学之外,访问中国的原因还包括研究、参加会议和旅游。由于我的研究兴趣包括少数民族,所以我也去过不少民族地区,西藏、新疆,还有云南、贵州、青海、内蒙古、宁夏、广西等地。虽然有些省份我不太熟悉,比如黑龙江,但我可以说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级单位。
以下是几十年来对中国及其人民的一些记忆和印象。
首先,经济已经出现难以想象的改善。我不会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是),而是以一个经历过中国的人的身份来处理这个问题。朋友和学生的生活都比以前好得多。他们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许多人开私家车,这在20世纪60年代或多或少不为人知,而且他们在中国境内外旅行的次数也更多(我将回到这一点)。这些城市都很现代化,当然包括北京、上海、省会城市,还有其他城市。我特别注意到位于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喀什。它以其维吾尔民族风味而闻名,并且仍然有一个复兴和现代化的维吾尔地区。但当我访问时(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7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城市的现代化,街道干净,交通便利,酒店、办公室、建筑和房屋干净而现代化。
对于游客来说,各地的交通都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改善。一旦掌握了该系统的窍门,高速列车不仅易于预订,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好的铁路系统。日本的新干线更早出现,但无法与中国现有的系统竞争。
比经济更重要的是人。自从我访问中国以来的六十年里,我发现人们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有信心,更有能力与外来者打交道,更加宽容,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更加开放,同时保持原样,友好、乐于助人且友善。当然,也有例外。在“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狭隘的时期,许多人对他们认为的阶级敌人表现出不必要的残酷。但回顾这几十年来,我所看到的却是中国人的友善和忠诚,以及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人们能够相处得很好,没有太多的冲突。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对外开放。20世纪60年代我在中国时,很少人能够出国旅行,当留学生,更不用说在那里长期居住然后返回。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生了变化,当时许多中国人出国,了解了很多另类文化。我的印象是,中国人在学习和热爱另类文化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同时仍然保持对自己文化的忠诚和热爱。总的来说,我认为他们更能够在不牺牲自己文化的情况下适应西方文化,而不是相反。
作为一名汉学家,我坚信所有人都应该欣赏中国文化,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当我第一次去中国时,我就已经被中国音乐剧迷住了。
我补充一下,我来自热爱音乐的世家,从小就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歌剧爱好者。当我二十岁的时候,我已经熟悉了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许多歌剧。因此,当我对中国产生兴趣时,将对西方歌剧的热爱转移到中国似乎是明智之举。
1964年中旬,在北京举办了当代题材京剧节。从那时起,传统京剧只在国庆节(10月1日)和春节(农历新年,1月下旬或2月)假期期间表演。我更喜欢传统的物品,尽管我也欣赏现代的物品。
虽然舞台表演很少,但我还是买到了很多有关中国戏剧的中文学术书,以及梅兰芳(1894—1961)等著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的留声机唱片。去北京以外的城市旅行时,我也很想看到传统地方项目的表演。
离开北京后,我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京剧的兴起,1760年至1860年》。后来我修改了这篇论文,并于1972年在牛津的克拉伦登出版社(Clarendon Press)以《京剧的崛起,1770—1870》为题出版。我还研究了更多中国现代音乐剧,包括“文革”期间流行的“样板戏”。1990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中国戏剧通史,题为《中国戏剧简史》,其中包括从起源到当代的各种戏剧表演。
20世纪60年代末,我将有关唐回纥的论文重写成书,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由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和哥伦比亚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Columbia)出版。书名是《唐朝历史中的回鹘帝国:中国与回鹘关系研究744—840》。
20世纪80年代,我的兴趣转向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1982年我曾短暂访问过新疆,1985年曾短暂访问过拉萨。在后者的情况下,我完全无人监管,独自游览了拉萨的各大寺院和布达拉宫。达赖喇嘛在西方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他于198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我清楚地记得,我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些反华思潮。例如,我在藏区旅行,看到了浓厚的藏族文化的证据,而当时达赖喇嘛和他在西方的许多支持者声称中国政府试图消灭藏族文化。我当时想,现在仍然想,事实并非如此。
20世纪90年代,我开始创作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学术书。第一本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少数民族、一体化和现代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涉及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政治、经济、人口和对外关系。第二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朗文出版社(Longman Press)和纽约的圣马丁出版社(StMartin’s Press)出版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1912年以来的身份与融合》,其中探讨了宗教、艺术、教育和家庭生活等文化问题。后来我又撰写、编辑了不少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学术著作。
在20世纪80年代,我把对西方几个世纪以来如何看待中国的兴趣转化为一些学术著作。1985年,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一门关于西方中国形象的课程。我将课程材料写成了《中国西方形象》一书,该书于1989年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99年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由于中国同事和学生的兴趣,我从2006年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相同基础材料的更新版本,并继续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暑期学校相同的基础课程,但每年更新,这导致了三本书的诞生。其中一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两位尊敬的同事翻译成中文:张勇先和吴迪,《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同年,该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China in My Eyes,Western Images of China Since 1949。2015年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ress)出版略有更新和修订的版本,题为《西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看法》。
我最后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1974年,当我在格里菲斯大学担任教授时,我很快就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研究兴趣。Edmund S.K. Fung教授是格里菲斯大学的一位重要同事。与冯先生一起,我写了《从恐惧到友谊,澳大利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1966—1982》,该书于1985年在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出版。从那时起,我写了很多文章,并编辑了一本关于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书。我还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任教。
我还要向我的中国同事以及他们采用澳大利亚研究的速度和能力表示敬意。中国现在拥有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确实,他们的这一成就得到了澳大利亚的支持,但这个成绩主要是靠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我的朋友胡文仲堪称最早、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
我很难不引起人们对相反情况的关注。换句话说,尽管中国研究在澳大利亚一度表现出色,但澳大利亚人文学院发布的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知识能力报告显示,中国研究能力已经达到顶峰,目前正在严重下滑。特别是,过去一直是新兴中国问题专家的主要群体中的中国荣誉学生的数量已经严重下降。学院报告发现,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全国共有十七名中国荣誉学生毕业,2021年,全国仅有一名中文荣誉毕业生。这对我来说完全令人震惊,而且发生在澳大利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关中国的专业知识的时候。
回首六十年,这是一段漫长而奇妙的旅程。我个人对与中国的接触感到非常高兴。它确实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虽然有起有落,但总体印象是非常积极的。我无法想象没有中国、没有中国人民和我的中国朋友我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中国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研究,让我思考中国的悠久历史及其在世界中的作用。
我知道,当我第一次去中国时,中国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很少有人信任,这意味着它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很弱。毛泽东于1974年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将中国列为第三世界,是迄今为止最贫穷的一类。
快进半个世纪到2024年,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换句话说,人们用钱实际可以买到的东西)来衡量,中国经济名列前茅。就软实力而言,中国落后于美国,但Brand Finance2024年全球软实力指数将中国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评论指出了中国在贸易、经济、教育、科学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由于熟悉度和长期影响力,美国可能仍然位居榜首,但其政治分歧、种族紧张局势和枪支暴力正在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南方。英国也有同样的观点,英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但经济和政治体系却步履蹒跚,社会分化严重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在军事上,中国仍远远落后于美国。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全球力量平衡,以及在我与中国接触的六十年来,全球力量平衡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就会发现,真正明显的是它是如何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的。在全球平衡方面,美国处于著名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所说的“单极矩unipolar moment”,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与之竞争。这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一直持续到2017年或2018年左右。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极世界,美国作为典型的帝国主义国家,正在竭尽全力维持其第一的地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未来是人类共同的未来,它的重点始终是和谐与稳定。它确实寻求成为世界舞台上正在出现的多极之一,但并不希望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我注意到,西方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方面领导世界。有几个因素促成了这种信念,其中包括导致技术至上的科学革命,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及工业革命。西方有可能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进行殖民,表现得像霸主,甚至取得种族优越感。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引入工业革命的国家。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起步较晚,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中国和新兴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都饱受战争摧残。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美国在二战中表现出色,可以通过美元开展国际业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经济。
西方的许多人,包括大多数政府官员,仍然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是正确的。他们仍然认为西方的规范是最好的,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优越的,他们的道德标准仍然应该指导整个世界。
在我看来,世界正在迅速变化。美国远未耗尽,但正在走下坡路。中国已经实现了巨大的崛起,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崛起程度也有目共睹。世界的总体图景是西方正在衰落,而中国和全球南方正在崛起。这种总体模式将继续下去,即使不是完全一致。
当前世界的动荡显而易见,乌克兰、中东和非洲部分地区冲突不断。同样非常重要的是世界环境状况,全球变暖造成的问题明显恶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是非常合理的。它正在大力投资于基于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现代化产业,其电动汽车产业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提出了中东和平协议,并且不顾美国的严厉挑衅,坚持解决中国台湾问题,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尽管存在气候变化、贫困和持续战争等严重问题,但灾难并非不可避免,我认为光明的未来仍然是可能的。在与中国交往的六十年里,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国家的变化,其程度是我第一次去中国时所想象不到的。我相信变化将会继续,再过六十年,世界将再次发生巨大的变化。尽管美国试图维持自己的霸权并遏制中国,但中国将处于这一变化的中心。
作为一名西方汉学家,我欢迎这个新世界。除非发生灾难,否则新世界有机会比旧世界更好。
作者简介
马克林,北京语言大学全球南方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Global South)博士生导师,世界汉学中心学术专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传统戏剧、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以及中澳关系,代表作有《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现代戏剧:从1840年到今天》等。多年来,马克林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澳友谊,并积极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于2014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