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29人 动态:8条 标签: 英语
简介:英汉翻译交流
耶稣会士之一的傅泽圣神父在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中也有着如下叙述:
1.(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大象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序,第3-5页。
2. 傅泽圣神父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载《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卷I,(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第212页。
3. [法] 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评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23页—第225页。
4.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上册,第301页—第302页。
[2] 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冯棠.耶稣会士对开创近代中西文化大流新局面的重要贡献[J].国际政治研究,1999(3):107-115.
[4] 梅晓娟、周晓光.选择、顺应、翻译——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利玛窦西学译著的选材和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8(2):26-29+96.
[5]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16-721.
[6]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孙邦华.“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J].东南学术,2006(6):154-160.
[8] 吴莉苇.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3-71.
[9] [美]史景迁著,陈恒、梅仪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10] 钱林森.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J].《中国文化研究》2002(4):106-114.
[11]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2]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3]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 张纯成.阻碍西方科学技术东渐的若干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64-66+70.
[16] 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语境下,张柏然教授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在当时的国内翻译界,这一主张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洋溢着卓越的思想前瞻性——
作为一个现代大国,中国是不是要在翻译理论建设上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翻译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是翻译界的一大时代课题,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中西融通应该首先把中西译论的相似点、相近点找出来,加以比较、沟通,然后形成互补局面。中西译论只能是相似、相通,而不能是相同。如果我们把这些方面找出来,形成互补,就达到一种交融的境界。
建立中国翻译学,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从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现实出发,从汉-外、外-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描写翻译实践过程,展开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的文明过程,中国的文化材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翻译理论原创性的根据所在。因此,中国翻译学界应当以本民族的文化和译论资源为依托,凝聚、生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大国气象、大国风范的现代译论。
这是一份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把它坚持做下去,做出成果来。这一定是张先生最希望的。
据统计,2010—2018年间,以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增长。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国内7个重要城市、国外3个重要国家成立了生态翻译学研究会或中心。
研究会不断加快其全球布局的步伐。生态翻译学目前已被纳入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研究生教学内容;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办了生态翻译学的高层专题研讨会。
未来生态翻译学的发展会更加彰显出其“笔参造化、学究天人”的学术理念和价值,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国际化发展及文献数据库建设研究” (018BYY022)阶段性成果)
耶稣会士之一的傅泽圣神父在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中也有着如下叙述:
1.(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大象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序,第3-5页。
2. 傅泽圣神父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载《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卷I,(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第212页。
3. [法] 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评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23页—第225页。
4.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上册,第301页—第302页。
[2] 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冯棠.耶稣会士对开创近代中西文化大流新局面的重要贡献[J].国际政治研究,1999(3):107-115.
[4] 梅晓娟、周晓光.选择、顺应、翻译——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利玛窦西学译著的选材和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8(2):26-29+96.
[5]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16-721.
[6]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孙邦华.“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J].东南学术,2006(6):154-160.
[8] 吴莉苇.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3-71.
[9] [美]史景迁著,陈恒、梅仪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10] 钱林森.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J].《中国文化研究》2002(4):106-114.
[11]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2]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3]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 张纯成.阻碍西方科学技术东渐的若干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64-66+70.
[16] 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据统计,2010—2018年间,以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增长。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国内7个重要城市、国外3个重要国家成立了生态翻译学研究会或中心。
研究会不断加快其全球布局的步伐。生态翻译学目前已被纳入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研究生教学内容;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办了生态翻译学的高层专题研讨会。
未来生态翻译学的发展会更加彰显出其“笔参造化、学究天人”的学术理念和价值,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国际化发展及文献数据库建设研究” (018BYY022)阶段性成果)
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语境下,张柏然教授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在当时的国内翻译界,这一主张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洋溢着卓越的思想前瞻性——
作为一个现代大国,中国是不是要在翻译理论建设上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翻译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是翻译界的一大时代课题,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中西融通应该首先把中西译论的相似点、相近点找出来,加以比较、沟通,然后形成互补局面。中西译论只能是相似、相通,而不能是相同。如果我们把这些方面找出来,形成互补,就达到一种交融的境界。
建立中国翻译学,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从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现实出发,从汉-外、外-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描写翻译实践过程,展开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的文明过程,中国的文化材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翻译理论原创性的根据所在。因此,中国翻译学界应当以本民族的文化和译论资源为依托,凝聚、生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大国气象、大国风范的现代译论。
这是一份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把它坚持做下去,做出成果来。这一定是张先生最希望的。
耶稣会士之一的傅泽圣神父在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中也有着如下叙述:
1.(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大象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序,第3-5页。
2. 傅泽圣神父致德·拉福尔斯公爵的信,载《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卷I,(法)杜赫德编,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第212页。
3. [法] 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评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23页—第225页。
4.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上册,第301页—第302页。
[2] 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冯棠.耶稣会士对开创近代中西文化大流新局面的重要贡献[J].国际政治研究,1999(3):107-115.
[4] 梅晓娟、周晓光.选择、顺应、翻译——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利玛窦西学译著的选材和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8(2):26-29+96.
[5]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16-721.
[6]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孙邦华.“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J].东南学术,2006(6):154-160.
[8] 吴莉苇.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3-71.
[9] [美]史景迁著,陈恒、梅仪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10] 钱林森.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J].《中国文化研究》2002(4):106-114.
[11]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2]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3]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 张纯成.阻碍西方科学技术东渐的若干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64-66+70.
[16] 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语境下,张柏然教授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在当时的国内翻译界,这一主张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洋溢着卓越的思想前瞻性——
作为一个现代大国,中国是不是要在翻译理论建设上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翻译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是翻译界的一大时代课题,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中西融通应该首先把中西译论的相似点、相近点找出来,加以比较、沟通,然后形成互补局面。中西译论只能是相似、相通,而不能是相同。如果我们把这些方面找出来,形成互补,就达到一种交融的境界。
建立中国翻译学,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从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现实出发,从汉-外、外-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描写翻译实践过程,展开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的文明过程,中国的文化材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翻译理论原创性的根据所在。因此,中国翻译学界应当以本民族的文化和译论资源为依托,凝聚、生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大国气象、大国风范的现代译论。
这是一份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把它坚持做下去,做出成果来。这一定是张先生最希望的。
据统计,2010—2018年间,以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增长。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国内7个重要城市、国外3个重要国家成立了生态翻译学研究会或中心。
研究会不断加快其全球布局的步伐。生态翻译学目前已被纳入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研究生教学内容;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办了生态翻译学的高层专题研讨会。
未来生态翻译学的发展会更加彰显出其“笔参造化、学究天人”的学术理念和价值,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国际化发展及文献数据库建设研究” (018BYY02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