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导演影视推介小组

成员:18人    动态:3条    标签: 阿拉伯语

简介:青年导演小组将集合优秀的青年导演资源,为他们作品的外译,开展中国影视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交流平台。欢迎中国优秀青年导演参与工作坊活动,提供影片资源,共同探讨海外传播的有效办法。

白茶相依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开幕 聚焦新锐青年导演作品


  由厦门市电影家协会指导的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昨晚拉开帷幕,纪录片《四个春天》作为“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开幕片亮相,吸引了300多位观众和电影业内人士到场进行观影交流。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由影院放映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高校学术交流-鉴赏马来西亚华语片、电影讲堂焦点影人陈翠梅(马来西亚著名导演)、胶片电影跨年之夜四大板块组成。其中,“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策展将聚焦我国新锐青年导演的电影作品,精选9部近两年来受到国内外影坛关注的优秀电影,从票房号召力、观众口碑、艺术成就等多纬度进行选片,力争将年度最好的艺术电影呈现给厦门的观众。


  昨晚作为开幕片亮相的《四个春天》,凭借对导演自己家庭本真生活的深情记录与刻画,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和称赞。出席映后交流的导演陆庆屹说,最打动自己的,始终是人与人相处中细微的和谐和美好。据悉,该影片在专业平台的评分高达8.8分,被誉为国产纪录片的“清流”。而作为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的获得者,影片亦得到影展大使赵薇的支持,并为名为“目送”的预告片倾情献声。


  本次电影交流周由天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相闻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双栖电影文化工作室策划执行。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著名导演曾云辉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本次影展凝聚了厦门本土青年电影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规格和影响力都比较突出,有助于推动厦门艺术电影文化的发散,培养厦门观众更加多元化的观影习惯和观影态度,希望能够更加规模化、长远化发展。


  曾云辉也透露,随着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确定在厦门举行,从明年一月份开始,每个月厦门都会举办相关影展预热活动,期待更多厦门电影人参与其中。

2019-01-24 11:06:51
3388人浏览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国内年轻导演都看过的一部电影,《罗马》个人记忆和时代的碰撞!


  近日,有电影媒体进行年终的报道总结,采访了国内几位青年导演,有《暴裂无声》的导演忻钰坤,《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撞死一只羊》万玛才旦,还有金马最佳影片《八月》的导演张大磊,还有《煎饼侠》导演大鹏等等,让他们说出自己的2018年年度10佳影片,我看了一下,有一部国外电影几乎都在每一个年轻导演的10佳片单里,这部电影就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


  《罗马》不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意大利城市罗马,而是墨西哥城的一个街道。这个街道住的应该都是像影片表现的这个家庭一样都是中产阶级这样的家庭,这是一部导演阿方索卡隆童年记忆的电影,导演接受采访说过,电影里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是他的童年记忆,这部电影结尾字幕表示这部影片是献给自己的乳母丽波的,所以这部黑白电影是导演私人化的一部影片,电影里很多都是导演的童年体验。卡隆说这部影片是在重塑自己的记忆,是在重塑自己记忆中的罗马街道。但卡隆将这样一个私人化的故事,拍摄成为了一部令无数观众都能有共鸣感,这是因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个体生命都是同病相怜的。


  影片的开场很有特点,是一个长时间的固定镜头俯拍,画面里只有方砖地板,周边的鸟鸣、有来回的走路声、水流声。过一会,地板上一泼又一泼肥皂水冲洗过来,肥皂泡从分散到聚集再到破灭,我们凝视着这个地面,地面上有了水,就有了倒影,倒影是一块小小的天空,渐渐地我们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一架飞机在天空的倒影里飞过。镜头缓缓摇起来,我们看到一个空旷的走廊内,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女人。她就是这部电影主角保姆可莉奥。这个简单又耐人寻味的开场,非常的温情和充满一种对于不同生命个体的悲悯之心。


  保姆可莉奥是这个中产医生家庭的女雇工,她吃苦耐劳,对雇主的孩子们关心备至,有一个镜头,就是这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可莉奥在沙发旁边收拾盘子,她蹲在地上看了一会电视,这家的小儿子把手搭在可莉奥的肩膀上,这种亲密一家的动作,表示她和孩子们相处的很融洽。她一边干活一边听音乐,代表她保持着浪漫的少女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能和小孩子一起躺在楼顶上,玩游戏中的死亡,她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的心态。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墨西哥,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可莉奥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在听到她怀孕的消息后,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无影无踪,坐在台阶上魂不守舍的可莉奥不知如何是好。雇主索菲娅其实这个时间和可莉奥是一样的遭遇,他的丈夫江南皮革厂老板带着小三跑了。可莉奥虽然怀孕,但是索菲娅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并没有因为生活拮据去辞退她的佣人。


  这部电影的高潮,是身怀六甲的可莉奥去商店买婴儿床,街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暴动,游行示威的学生遭到了军方的武装镇压,这就是1971年6月10日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事件。窗外惊天动地的枪声呐喊声混乱不堪善良单纯的可莉奥惊呆了。然而更令她吃惊的的是,在进来搜查学生的军人中,有一个举枪对着她的男兵就是曾经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她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和费尔明再相见,受到巨大刺激和惊吓的可莉奥,紧张过度,心跳加速,导致他流产。


  《罗马》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非常私人化的一种个人体验的表达,但阿方索卡隆依然拍出了那个时代的恢弘气势,虽然少许剧情有些狗血,但是这部个人记忆和时代碰撞的作者黑白电影依然是闪耀着五彩的光芒。也难怪我们国内导演都很喜欢这部电影,不少媒体观众也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后,又一部高峰电影。

2019-01-24 11:09:15
2628人浏览 0人评论
小暧

  《都挺好》究竟好在哪里?


  毫无疑问,电视剧《都挺好》火了。尽管天然顶着国产电视剧一线品牌正午阳光团队出品的“金字招牌”,兼得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张晨光、彭昱畅等一众明星戏骨的加持,但《都挺好》的异军突起却不仅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光环。围绕剧集本身展开的话题热度,早已超越其他一切可以撕去的标签。《都挺好》在播出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之时,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0.4翻番到0.8,网络播放量排名亦直线上升,更遑论各新媒体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声量。于是连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一类型剧集的观众都开始好奇:不就是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吗,《都挺好》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视角奇特,挺好!


  的确,《都挺好》没有跳脱出家庭题材剧的范围,但是它又与我们既有概念中的家庭剧有很大不同。以往为人们所熟知的家庭剧,取材大体有三个主要的方向:第一种,以展现一对夫妻从青春到迟暮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故事为核心,常常透过对小家庭走过金婚岁月风雨的讲述,折射大时代的社会生活变迁,《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剧集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第二种,聚焦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行为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强调婆婆媳妇小姑、父母兄弟姊妹等人物在生活琐事中的代际碰撞,典型例子有《孝子》《家有九凤》等;第三种,则通常以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为立足点,侧重表现新晋父母的身份转变或年轻父母在教育中的亲子观念,近几年曾一度大火的《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剧集均属此类。而《都挺好》的情节着眼点虽然也是家庭,但却选择了一个更为陡峭和奇特的切入角度。


  《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由于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的故事。在这里,创作者们非常别出心裁地抽掉了以往家庭剧中勾连情节极为重要的一个中心冲突点——家庭中的母亲/婆婆。然而,母亲/婆婆这一角色在《都挺好》中却没有缺位,反而被很好地利用为制造戏剧冲突的隐性纽带。剧集一反常态,开篇于苏母的骤然死亡,没有如人物绘卷般缓缓地铺开叙事,而是上来就开宗明义地抛出已经激化的矛盾并从中扯出各个家庭成员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线。此一开门见山的强烈冲突,简洁却极为有效地勾勒出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了,作为丈夫的父亲反应竟然是有点开心的,两个儿子虽说哭成了泪人,但忙里忙外出钱出力的却是看似一脸冷漠的女儿,令人不禁好奇: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由此,《都挺好》先声夺人地开了个好头,用精心设置的悬念牢牢抓住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叙事真实,挺好!


  往后再看下去,便又会发现,切入点与开篇布局的精巧只是《都挺好》引起关注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剧集更大的成功,是其真实中不乏创新性的人物和剧情设置。


  《都挺好》中基本没有扁平型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的女主人公、苏家的三女儿苏明玉,是个典型的女强人,职场上雷厉风行八面玲珑颇有手腕;然而面对家庭她却是个心怀不甘的失败者,从小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发誓与家庭划清界限,却又每每因为性格倔强在家庭琐事的泥潭中出力不讨好,以致在她与老板亦父亦师的关系中也能嗅到代偿亲情缺失的意味。而苏家的老父亲苏大强,一生受制于妻子的铁腕,对家庭重大决策一向不置可否、存在感极低,待到老伴辞世“翻身做主”,性格中的自私、小气和贪心便暴露无遗。他畏惧女儿强势,反倒只能对自己偏疼的两个儿子不断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可怜可恨又可叹。至于苏家的两个儿子,长子苏明哲自小被众星捧月地长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留学美国的他作为家庭的“门面”,自己也特别爱面子,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次子苏明成则因嘴甜一直是全家的宠儿,他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在母亲离世后还承担了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责任,只是受父母偏爱甚久,花钱大手大脚,是不折不扣的“月光+啃老”一族。这每一个人物,俱是优缺点参半,并没有夸张极端的性格,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而在一众真实可信的人物的串连之下,《都挺好》的情节设置也得以向更深更远处进一步探索。以往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多少有点为矛盾而矛盾的夫妻吵架、情感纠葛、婆媳矛盾、催婚催生、穷养富养等结构元素几乎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直呈观众眼前的对成年子女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描写。风格也不是家庭剧向来父慈子孝、小打小闹的温情热闹了,整部剧集在状似日常的剧情中对家庭隐伤的展露,甚至有些血淋淋了。看起来是客气体面的“都挺好”,实际上是千疮百孔的“都不好”。敢于直面客观实际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大概也正是《都挺好》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热议的重要原因。


  观念转变,挺好!


  不过,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尽管《都挺好》尚未播出完毕,是否真会如观众所愿有一个非常规、反套路的结局,我们暂且无从知晓,但这部剧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家庭题材剧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便也是“挺好”的一点了!(by北京日报)

2019-03-15 13:21:58
2597人浏览 0人评论
小暧

  《都挺好》究竟好在哪里?


  毫无疑问,电视剧《都挺好》火了。尽管天然顶着国产电视剧一线品牌正午阳光团队出品的“金字招牌”,兼得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张晨光、彭昱畅等一众明星戏骨的加持,但《都挺好》的异军突起却不仅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光环。围绕剧集本身展开的话题热度,早已超越其他一切可以撕去的标签。《都挺好》在播出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之时,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0.4翻番到0.8,网络播放量排名亦直线上升,更遑论各新媒体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声量。于是连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一类型剧集的观众都开始好奇:不就是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吗,《都挺好》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视角奇特,挺好!


  的确,《都挺好》没有跳脱出家庭题材剧的范围,但是它又与我们既有概念中的家庭剧有很大不同。以往为人们所熟知的家庭剧,取材大体有三个主要的方向:第一种,以展现一对夫妻从青春到迟暮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故事为核心,常常透过对小家庭走过金婚岁月风雨的讲述,折射大时代的社会生活变迁,《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剧集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第二种,聚焦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行为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强调婆婆媳妇小姑、父母兄弟姊妹等人物在生活琐事中的代际碰撞,典型例子有《孝子》《家有九凤》等;第三种,则通常以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为立足点,侧重表现新晋父母的身份转变或年轻父母在教育中的亲子观念,近几年曾一度大火的《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剧集均属此类。而《都挺好》的情节着眼点虽然也是家庭,但却选择了一个更为陡峭和奇特的切入角度。


  《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由于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的故事。在这里,创作者们非常别出心裁地抽掉了以往家庭剧中勾连情节极为重要的一个中心冲突点——家庭中的母亲/婆婆。然而,母亲/婆婆这一角色在《都挺好》中却没有缺位,反而被很好地利用为制造戏剧冲突的隐性纽带。剧集一反常态,开篇于苏母的骤然死亡,没有如人物绘卷般缓缓地铺开叙事,而是上来就开宗明义地抛出已经激化的矛盾并从中扯出各个家庭成员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线。此一开门见山的强烈冲突,简洁却极为有效地勾勒出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了,作为丈夫的父亲反应竟然是有点开心的,两个儿子虽说哭成了泪人,但忙里忙外出钱出力的却是看似一脸冷漠的女儿,令人不禁好奇: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由此,《都挺好》先声夺人地开了个好头,用精心设置的悬念牢牢抓住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叙事真实,挺好!


  往后再看下去,便又会发现,切入点与开篇布局的精巧只是《都挺好》引起关注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剧集更大的成功,是其真实中不乏创新性的人物和剧情设置。


  《都挺好》中基本没有扁平型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的女主人公、苏家的三女儿苏明玉,是个典型的女强人,职场上雷厉风行八面玲珑颇有手腕;然而面对家庭她却是个心怀不甘的失败者,从小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发誓与家庭划清界限,却又每每因为性格倔强在家庭琐事的泥潭中出力不讨好,以致在她与老板亦父亦师的关系中也能嗅到代偿亲情缺失的意味。而苏家的老父亲苏大强,一生受制于妻子的铁腕,对家庭重大决策一向不置可否、存在感极低,待到老伴辞世“翻身做主”,性格中的自私、小气和贪心便暴露无遗。他畏惧女儿强势,反倒只能对自己偏疼的两个儿子不断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可怜可恨又可叹。至于苏家的两个儿子,长子苏明哲自小被众星捧月地长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留学美国的他作为家庭的“门面”,自己也特别爱面子,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次子苏明成则因嘴甜一直是全家的宠儿,他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在母亲离世后还承担了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责任,只是受父母偏爱甚久,花钱大手大脚,是不折不扣的“月光+啃老”一族。这每一个人物,俱是优缺点参半,并没有夸张极端的性格,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而在一众真实可信的人物的串连之下,《都挺好》的情节设置也得以向更深更远处进一步探索。以往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多少有点为矛盾而矛盾的夫妻吵架、情感纠葛、婆媳矛盾、催婚催生、穷养富养等结构元素几乎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直呈观众眼前的对成年子女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描写。风格也不是家庭剧向来父慈子孝、小打小闹的温情热闹了,整部剧集在状似日常的剧情中对家庭隐伤的展露,甚至有些血淋淋了。看起来是客气体面的“都挺好”,实际上是千疮百孔的“都不好”。敢于直面客观实际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大概也正是《都挺好》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热议的重要原因。


  观念转变,挺好!


  不过,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尽管《都挺好》尚未播出完毕,是否真会如观众所愿有一个非常规、反套路的结局,我们暂且无从知晓,但这部剧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家庭题材剧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便也是“挺好”的一点了!(by北京日报)

2019-03-15 13:21:58
2597人浏览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国内年轻导演都看过的一部电影,《罗马》个人记忆和时代的碰撞!


  近日,有电影媒体进行年终的报道总结,采访了国内几位青年导演,有《暴裂无声》的导演忻钰坤,《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撞死一只羊》万玛才旦,还有金马最佳影片《八月》的导演张大磊,还有《煎饼侠》导演大鹏等等,让他们说出自己的2018年年度10佳影片,我看了一下,有一部国外电影几乎都在每一个年轻导演的10佳片单里,这部电影就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


  《罗马》不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意大利城市罗马,而是墨西哥城的一个街道。这个街道住的应该都是像影片表现的这个家庭一样都是中产阶级这样的家庭,这是一部导演阿方索卡隆童年记忆的电影,导演接受采访说过,电影里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是他的童年记忆,这部电影结尾字幕表示这部影片是献给自己的乳母丽波的,所以这部黑白电影是导演私人化的一部影片,电影里很多都是导演的童年体验。卡隆说这部影片是在重塑自己的记忆,是在重塑自己记忆中的罗马街道。但卡隆将这样一个私人化的故事,拍摄成为了一部令无数观众都能有共鸣感,这是因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个体生命都是同病相怜的。


  影片的开场很有特点,是一个长时间的固定镜头俯拍,画面里只有方砖地板,周边的鸟鸣、有来回的走路声、水流声。过一会,地板上一泼又一泼肥皂水冲洗过来,肥皂泡从分散到聚集再到破灭,我们凝视着这个地面,地面上有了水,就有了倒影,倒影是一块小小的天空,渐渐地我们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一架飞机在天空的倒影里飞过。镜头缓缓摇起来,我们看到一个空旷的走廊内,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女人。她就是这部电影主角保姆可莉奥。这个简单又耐人寻味的开场,非常的温情和充满一种对于不同生命个体的悲悯之心。


  保姆可莉奥是这个中产医生家庭的女雇工,她吃苦耐劳,对雇主的孩子们关心备至,有一个镜头,就是这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可莉奥在沙发旁边收拾盘子,她蹲在地上看了一会电视,这家的小儿子把手搭在可莉奥的肩膀上,这种亲密一家的动作,表示她和孩子们相处的很融洽。她一边干活一边听音乐,代表她保持着浪漫的少女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能和小孩子一起躺在楼顶上,玩游戏中的死亡,她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的心态。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墨西哥,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可莉奥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在听到她怀孕的消息后,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无影无踪,坐在台阶上魂不守舍的可莉奥不知如何是好。雇主索菲娅其实这个时间和可莉奥是一样的遭遇,他的丈夫江南皮革厂老板带着小三跑了。可莉奥虽然怀孕,但是索菲娅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并没有因为生活拮据去辞退她的佣人。


  这部电影的高潮,是身怀六甲的可莉奥去商店买婴儿床,街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暴动,游行示威的学生遭到了军方的武装镇压,这就是1971年6月10日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事件。窗外惊天动地的枪声呐喊声混乱不堪善良单纯的可莉奥惊呆了。然而更令她吃惊的的是,在进来搜查学生的军人中,有一个举枪对着她的男兵就是曾经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她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和费尔明再相见,受到巨大刺激和惊吓的可莉奥,紧张过度,心跳加速,导致他流产。


  《罗马》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非常私人化的一种个人体验的表达,但阿方索卡隆依然拍出了那个时代的恢弘气势,虽然少许剧情有些狗血,但是这部个人记忆和时代碰撞的作者黑白电影依然是闪耀着五彩的光芒。也难怪我们国内导演都很喜欢这部电影,不少媒体观众也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后,又一部高峰电影。

2019-01-24 11:09:15
2628人浏览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开幕 聚焦新锐青年导演作品


  由厦门市电影家协会指导的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昨晚拉开帷幕,纪录片《四个春天》作为“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开幕片亮相,吸引了300多位观众和电影业内人士到场进行观影交流。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由影院放映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高校学术交流-鉴赏马来西亚华语片、电影讲堂焦点影人陈翠梅(马来西亚著名导演)、胶片电影跨年之夜四大板块组成。其中,“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策展将聚焦我国新锐青年导演的电影作品,精选9部近两年来受到国内外影坛关注的优秀电影,从票房号召力、观众口碑、艺术成就等多纬度进行选片,力争将年度最好的艺术电影呈现给厦门的观众。


  昨晚作为开幕片亮相的《四个春天》,凭借对导演自己家庭本真生活的深情记录与刻画,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和称赞。出席映后交流的导演陆庆屹说,最打动自己的,始终是人与人相处中细微的和谐和美好。据悉,该影片在专业平台的评分高达8.8分,被誉为国产纪录片的“清流”。而作为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的获得者,影片亦得到影展大使赵薇的支持,并为名为“目送”的预告片倾情献声。


  本次电影交流周由天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相闻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双栖电影文化工作室策划执行。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著名导演曾云辉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本次影展凝聚了厦门本土青年电影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规格和影响力都比较突出,有助于推动厦门艺术电影文化的发散,培养厦门观众更加多元化的观影习惯和观影态度,希望能够更加规模化、长远化发展。


  曾云辉也透露,随着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确定在厦门举行,从明年一月份开始,每个月厦门都会举办相关影展预热活动,期待更多厦门电影人参与其中。

2019-01-24 11:06:51
3388人浏览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开幕 聚焦新锐青年导演作品


  由厦门市电影家协会指导的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昨晚拉开帷幕,纪录片《四个春天》作为“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开幕片亮相,吸引了300多位观众和电影业内人士到场进行观影交流。


  2018厦门艺术电影交流周由影院放映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高校学术交流-鉴赏马来西亚华语片、电影讲堂焦点影人陈翠梅(马来西亚著名导演)、胶片电影跨年之夜四大板块组成。其中,“南方镜像中国青年导演新作赏”单元策展将聚焦我国新锐青年导演的电影作品,精选9部近两年来受到国内外影坛关注的优秀电影,从票房号召力、观众口碑、艺术成就等多纬度进行选片,力争将年度最好的艺术电影呈现给厦门的观众。


  昨晚作为开幕片亮相的《四个春天》,凭借对导演自己家庭本真生活的深情记录与刻画,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和称赞。出席映后交流的导演陆庆屹说,最打动自己的,始终是人与人相处中细微的和谐和美好。据悉,该影片在专业平台的评分高达8.8分,被誉为国产纪录片的“清流”。而作为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的获得者,影片亦得到影展大使赵薇的支持,并为名为“目送”的预告片倾情献声。


  本次电影交流周由天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相闻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双栖电影文化工作室策划执行。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著名导演曾云辉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本次影展凝聚了厦门本土青年电影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规格和影响力都比较突出,有助于推动厦门艺术电影文化的发散,培养厦门观众更加多元化的观影习惯和观影态度,希望能够更加规模化、长远化发展。


  曾云辉也透露,随着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确定在厦门举行,从明年一月份开始,每个月厦门都会举办相关影展预热活动,期待更多厦门电影人参与其中。

2019-01-24 11:06:51
3388人浏览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国内年轻导演都看过的一部电影,《罗马》个人记忆和时代的碰撞!


  近日,有电影媒体进行年终的报道总结,采访了国内几位青年导演,有《暴裂无声》的导演忻钰坤,《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撞死一只羊》万玛才旦,还有金马最佳影片《八月》的导演张大磊,还有《煎饼侠》导演大鹏等等,让他们说出自己的2018年年度10佳影片,我看了一下,有一部国外电影几乎都在每一个年轻导演的10佳片单里,这部电影就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


  《罗马》不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意大利城市罗马,而是墨西哥城的一个街道。这个街道住的应该都是像影片表现的这个家庭一样都是中产阶级这样的家庭,这是一部导演阿方索卡隆童年记忆的电影,导演接受采访说过,电影里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是他的童年记忆,这部电影结尾字幕表示这部影片是献给自己的乳母丽波的,所以这部黑白电影是导演私人化的一部影片,电影里很多都是导演的童年体验。卡隆说这部影片是在重塑自己的记忆,是在重塑自己记忆中的罗马街道。但卡隆将这样一个私人化的故事,拍摄成为了一部令无数观众都能有共鸣感,这是因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个体生命都是同病相怜的。


  影片的开场很有特点,是一个长时间的固定镜头俯拍,画面里只有方砖地板,周边的鸟鸣、有来回的走路声、水流声。过一会,地板上一泼又一泼肥皂水冲洗过来,肥皂泡从分散到聚集再到破灭,我们凝视着这个地面,地面上有了水,就有了倒影,倒影是一块小小的天空,渐渐地我们听到了引擎的轰鸣声,一架飞机在天空的倒影里飞过。镜头缓缓摇起来,我们看到一个空旷的走廊内,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女人。她就是这部电影主角保姆可莉奥。这个简单又耐人寻味的开场,非常的温情和充满一种对于不同生命个体的悲悯之心。


  保姆可莉奥是这个中产医生家庭的女雇工,她吃苦耐劳,对雇主的孩子们关心备至,有一个镜头,就是这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可莉奥在沙发旁边收拾盘子,她蹲在地上看了一会电视,这家的小儿子把手搭在可莉奥的肩膀上,这种亲密一家的动作,表示她和孩子们相处的很融洽。她一边干活一边听音乐,代表她保持着浪漫的少女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能和小孩子一起躺在楼顶上,玩游戏中的死亡,她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的心态。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墨西哥,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可莉奥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在听到她怀孕的消息后,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无影无踪,坐在台阶上魂不守舍的可莉奥不知如何是好。雇主索菲娅其实这个时间和可莉奥是一样的遭遇,他的丈夫江南皮革厂老板带着小三跑了。可莉奥虽然怀孕,但是索菲娅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并没有因为生活拮据去辞退她的佣人。


  这部电影的高潮,是身怀六甲的可莉奥去商店买婴儿床,街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暴动,游行示威的学生遭到了军方的武装镇压,这就是1971年6月10日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事件。窗外惊天动地的枪声呐喊声混乱不堪善良单纯的可莉奥惊呆了。然而更令她吃惊的的是,在进来搜查学生的军人中,有一个举枪对着她的男兵就是曾经的会武术的男友费尔明。她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和费尔明再相见,受到巨大刺激和惊吓的可莉奥,紧张过度,心跳加速,导致他流产。


  《罗马》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非常私人化的一种个人体验的表达,但阿方索卡隆依然拍出了那个时代的恢弘气势,虽然少许剧情有些狗血,但是这部个人记忆和时代碰撞的作者黑白电影依然是闪耀着五彩的光芒。也难怪我们国内导演都很喜欢这部电影,不少媒体观众也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后,又一部高峰电影。

2019-01-24 11:09:15
2628人浏览 0人评论
小暧

  《都挺好》究竟好在哪里?


  毫无疑问,电视剧《都挺好》火了。尽管天然顶着国产电视剧一线品牌正午阳光团队出品的“金字招牌”,兼得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张晨光、彭昱畅等一众明星戏骨的加持,但《都挺好》的异军突起却不仅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光环。围绕剧集本身展开的话题热度,早已超越其他一切可以撕去的标签。《都挺好》在播出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之时,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0.4翻番到0.8,网络播放量排名亦直线上升,更遑论各新媒体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声量。于是连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一类型剧集的观众都开始好奇:不就是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吗,《都挺好》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视角奇特,挺好!


  的确,《都挺好》没有跳脱出家庭题材剧的范围,但是它又与我们既有概念中的家庭剧有很大不同。以往为人们所熟知的家庭剧,取材大体有三个主要的方向:第一种,以展现一对夫妻从青春到迟暮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故事为核心,常常透过对小家庭走过金婚岁月风雨的讲述,折射大时代的社会生活变迁,《金婚风雨情》《父母爱情》等剧集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第二种,聚焦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行为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强调婆婆媳妇小姑、父母兄弟姊妹等人物在生活琐事中的代际碰撞,典型例子有《孝子》《家有九凤》等;第三种,则通常以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为立足点,侧重表现新晋父母的身份转变或年轻父母在教育中的亲子观念,近几年曾一度大火的《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剧集均属此类。而《都挺好》的情节着眼点虽然也是家庭,但却选择了一个更为陡峭和奇特的切入角度。


  《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由于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的故事。在这里,创作者们非常别出心裁地抽掉了以往家庭剧中勾连情节极为重要的一个中心冲突点——家庭中的母亲/婆婆。然而,母亲/婆婆这一角色在《都挺好》中却没有缺位,反而被很好地利用为制造戏剧冲突的隐性纽带。剧集一反常态,开篇于苏母的骤然死亡,没有如人物绘卷般缓缓地铺开叙事,而是上来就开宗明义地抛出已经激化的矛盾并从中扯出各个家庭成员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线。此一开门见山的强烈冲突,简洁却极为有效地勾勒出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了,作为丈夫的父亲反应竟然是有点开心的,两个儿子虽说哭成了泪人,但忙里忙外出钱出力的却是看似一脸冷漠的女儿,令人不禁好奇: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由此,《都挺好》先声夺人地开了个好头,用精心设置的悬念牢牢抓住了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叙事真实,挺好!


  往后再看下去,便又会发现,切入点与开篇布局的精巧只是《都挺好》引起关注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剧集更大的成功,是其真实中不乏创新性的人物和剧情设置。


  《都挺好》中基本没有扁平型的人物形象。电视剧的女主人公、苏家的三女儿苏明玉,是个典型的女强人,职场上雷厉风行八面玲珑颇有手腕;然而面对家庭她却是个心怀不甘的失败者,从小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发誓与家庭划清界限,却又每每因为性格倔强在家庭琐事的泥潭中出力不讨好,以致在她与老板亦父亦师的关系中也能嗅到代偿亲情缺失的意味。而苏家的老父亲苏大强,一生受制于妻子的铁腕,对家庭重大决策一向不置可否、存在感极低,待到老伴辞世“翻身做主”,性格中的自私、小气和贪心便暴露无遗。他畏惧女儿强势,反倒只能对自己偏疼的两个儿子不断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可怜可恨又可叹。至于苏家的两个儿子,长子苏明哲自小被众星捧月地长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留学美国的他作为家庭的“门面”,自己也特别爱面子,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次子苏明成则因嘴甜一直是全家的宠儿,他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在母亲离世后还承担了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责任,只是受父母偏爱甚久,花钱大手大脚,是不折不扣的“月光+啃老”一族。这每一个人物,俱是优缺点参半,并没有夸张极端的性格,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而在一众真实可信的人物的串连之下,《都挺好》的情节设置也得以向更深更远处进一步探索。以往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多少有点为矛盾而矛盾的夫妻吵架、情感纠葛、婆媳矛盾、催婚催生、穷养富养等结构元素几乎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直呈观众眼前的对成年子女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描写。风格也不是家庭剧向来父慈子孝、小打小闹的温情热闹了,整部剧集在状似日常的剧情中对家庭隐伤的展露,甚至有些血淋淋了。看起来是客气体面的“都挺好”,实际上是千疮百孔的“都不好”。敢于直面客观实际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大概也正是《都挺好》一经播出就迅速引发热议的重要原因。


  观念转变,挺好!


  不过,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尽管《都挺好》尚未播出完毕,是否真会如观众所愿有一个非常规、反套路的结局,我们暂且无从知晓,但这部剧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家庭题材剧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便也是“挺好”的一点了!(by北京日报)

2019-03-15 13:21:58
2597人浏览 0人评论
圈子公告
1/1        
  • 欢迎加入中国青年导演影视推介圈子

    发布于 2018-09-19 19:49

    本圈子仅供大家互相切磋、友好交流。请大家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不得传播各类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