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

  郑冰寒:The Futur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导言


  12月24日下午四点,外文学院李文婕副教授邀请英国杜伦大学郑冰寒副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914室为MTI 学生作题为“The Futur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的讲座。


  讲座实况


  郑冰寒副教授的讲座分为翻译的未来和翻译研究的未来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郑老师谈了所有翻译工作者和翻译专业学生都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机器翻译会否取代人类翻译?郑老师首先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RBMT),这类机器翻译要根据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典中的语言信息进行翻译。第二阶段是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这类翻译基于统计模型和搜索引擎进行翻译。这两种机器翻译都与人类翻译差距较大。第三阶段是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和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结合(Hybrid Machine Translation),这类机器翻译的质量有所提升。第四阶段是神经翻译(Neural Translation),这类翻译通过模仿人类处理语言时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的协调来进行翻译。


  接下来,郑老师谈到机器翻译面临的五个挑战:词义上的不确定性、体现不出不同译者的风格、没有统一的译文评估体系、表达缺乏创造性和机器难以做到共情。目前,人机相处有三种模式,即完全机器翻译、机器翻译后人类译者校对和人机耦合。因此,郑老师认为未来的翻译发展趋势如下图:


  机器翻译的发展是必然,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郑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尊重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享受技术、超越技术,我们处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发展的时代,应该认清事实,保持冷静,用技术来辅助翻译,提高翻译质量。


  在第二部分中,郑老师首先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历程。第一阶段是语文学派,这一时期的翻译规律和技巧都是通过翻译经典作品得出的,但是还未出现翻译理论。第二阶段是早期翻译,这一时期出现了翻译理论。第三阶段出现了翻译的语言学学派,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将翻译视作科学,出现了奈达等翻译家。第四阶段出现了文化学派。第五阶段出现了翻译学的社会学和认知学转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对翻译进行研究。


  之后郑老师提到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些研究表明,未来的翻译研究可聚焦于翻译史、商务翻译、扩展翻译定义的外延、翻译在战争时期的应用等。接下来,郑老师讲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翻译的结合。利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翻译过程有利于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记录译者翻译时的眼动轨迹或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译者的思维过程和翻译过程。


  嘉宾介绍


  郑冰寒博士现任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生导师。英国研究与创新署会员,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访问院士,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交流合作委员会主席,曾任英国教学研究会主席(2012-2016)。研究方向包括翻译过程研究、翻译与认知神经科学、跨文化交际与管理等。出版著作及编著五部,并在国际译学期刊《目标》、《巴别塔》、《视角》、《翻译与口译研究》、《跨文化与文化》、《翻译·认知·行为》、《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发表论文30余篇。受邀担任《翻译与口译研究》特刊主编,《外语教学研究》栏目主持人。目前从事翻译的认知神经学、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跨越翻译的界限等项目。(by北师大MTI翻译中心微信公众账号)

2019-01-10 16:32:12

你的回应(只有圈子成员才能发言)

回应请先登录注册

最新动态

热门圈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