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兽胡

  #出版微课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CBI)顾问姜汉忠:做国际出版如何借用“外脑”


  做国际出版仅靠自身的力量有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这时寻求他人帮助,尤其是寻求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专业人员帮助就十分必要。可是说到如何依靠专业人员,就大有可讲。


  有的机构将所有工作都交给外请的专业人员,包括选题拟定、作者选择、渠道疏通,营销组织,剩下的事情才由“自己人”打理,这就是项目制。


  有的机构不仅将这些工作交给外请的专业人员操办,面对很多程序化的事情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如果还有什么事情,大概就剩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即便如此,有时还做不好,可是外请的专业人员又没有办法插手。


  很多情况下,只是协调工作没做到位,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外请专业人员的帮助有时不会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外请的专业人员没用对地方。


  在我看来,做国际出版请外人帮忙重点是用其脑,而不是用其力,这是因为有些机构在国际出版方面的工作做得有困难,是思维、观念以及品牌有问题。


   首先是思维。国际出版最终落脚点在海外受众。在考虑选题、制作、包装、营销的问题时,海外受众是我们必须放在首位的关键因素。一旦思维跟不上,事情做得再漂亮,结果也不会美妙。


  其次是观念。中外差异最大的问题是抽象,观念差异影响中外交流与沟通效果。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用概念说服海外的受众,但是西方受众更感兴趣的是故事,因为只有故事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另外是品牌。由于现在的出版脱胎于宣传,尽管观念改变,但是宣传的痕迹依然很重,而宣传痕迹重的表现是对品牌作用的麻木不仁。有时候不仅不下功夫维护,还有挖品牌墙角的现象出现。海外出版方面极少有不讲品牌的。图书销售靠品牌,皆因图书这种商品的价格低。


  有一些机构意识到品牌在出版方面的威力,可是在借助专业人员塑造、培育品牌方面却十分业余。比如有的出版机构将很久以前印好的书目交给外请的专业人员,由后者通过自己的渠道推广,机构以为这样品牌就能打出去。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将专业人员的名字印在相关出版物版权页上。海外出版商或版权代理商也许对我们的出版商不熟悉,但是认识有品牌的专业人员。海外的同行就会将出版机构外请的专业人员的品牌与出版机构的品牌合二为一。出版机构与外请人员的品牌合一之日,便是出版机构品牌在海外发生影响之时。如果再努力维护,出版机构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就会在国际出版中发挥显而易见的作用。


  所以,“外脑”借过来,不是用来做“自己人”能干的事情,而是要其弥补最需要弥补的地方或最影响我们做好国际出版的关键之处。“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国际出版借助“外脑”,就应该如此办理。(by国际出版周报微信公众账号)

2019-03-29 10:28:57

你的回应(只有圈子成员才能发言)

回应请先登录注册

最新动态

热门圈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