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孟芳:从国产纪录片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王富丽 朱贺芳

2017-06-27

  人文纪录片《丝路,从历史中走来》共六集,从地理发现、经济发展、人文风物、思想传承、时代变迁、艺术交流等六个方面,将“丝路”沿线古老的底蕴、变迁,与“一带一路”宏伟规划结合,在古今的时空坐标中,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视角,从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实的发现中,探寻"丝绸之路"历久弥新的魅力,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导演孟芳

 

  今天中国文化译研网记者专访纪录片《丝路,从历史中走来》总制片人、总导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工作室负责人、主任编辑孟芳女士,谈谈有关“丝路”的故事。

 

你我不同,我对你并不陌生

 

  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的拍摄涵盖了海外10个国家的18个城市,以及国内20个城市,一共采访了海内外三百多个人物,他们中有历史学家、政要、艺术家、商人、教师、学生、厨师、酿酒师,也有码头工人、茶农,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谈的最多的是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对于中国发展速度的惊叹和好奇,是对于未来建设“丝路”的期待。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讲述故事的语言方式。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看到古老智慧的传承,听到人们的心愿,了解“丝绸之路”真正的价值。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意大利米兰的圣心天主教大学拍摄孔子学院孔子日活动的时候,在留言板上我看到一位来参加活动的意大利中学生写的一段话,他说:“我喜欢中国,因为中国古老的过去和崭新的现在形成了碰撞。而欧洲人认为过去是现在生活的基础,历史成就了现在的欧洲;可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去却意味着故事的结束,代表生命中一个崭新的开始。中国正不断努力向他人学习,成为一个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来说,这样的努力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你我不同,我对你并不陌生;我喜欢你,我们需要彼此了解。这样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肃然起敬。

学书法 

  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明经历,两种文明之间相互吸引、相互渴望。数千年以前,“丝绸之路”便为这种渴望开辟了交流的道路。而今,对彼此的渴望依旧,需要的是我们用更现代的手段,更加畅通的方式去联系彼此;去学习、了解对方的文化;去看对方国家的发展,去寻找合作的道路。这也许就是“丝绸之路”带给今天的启示。

  在荷兰的代尔夫特我们采访了一名荷兰瓷器收藏家,他的家族中几代人都曾经到中国经商,在他们的家族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不同时期的瓷器精品。他给我们讲述了荷兰国宝代尔夫特蓝陶与中国青花瓷的渊源故事。他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初因为中国瓷器在欧洲供不应求,荷兰人便开始研究中国瓷器的制作技艺。可惜用了很长的时间他们依然无法烧制出中国的青花瓷,不过却在仿效的过程中另辟蹊径,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代尔夫特蓝陶。蓝陶引起了中国制瓷人的兴趣,他们反过头来研究荷兰人的制瓷工艺,然后做出了更好的瓷器,接着荷兰又开始向中国学习,就这样翻来覆去,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是谁在学习谁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各个国家不管是文化、历史、经贸、艺术乃至哲学,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和进步。在今天的景德镇,你能看到许多外国留学生来此学习传统的青花瓷制作技艺。我们的工艺美术师在采访中也强调学生学习西方美术的重要性,在漫长的时光中,这种你来我往,互助互益的学习从未中断。

荷兰代尔夫特蓝陶 

 

  我们在古老的"丝路"上寻找历史的印记,看到的是人们当下鲜活的生活。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大家只要坐在一起,谈论关于“丝绸之路”的话题,一下子就能让彼此亲近起来,这是因为在不同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是大家共有的内容。正像他们说的那样:这条路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大家都生活在这条路上,它让我们今天能够坐在一起。

 

“路”是大家的,故事不只发生在中国

 

  在世界经济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闪光的概念,它诉说过去的辉煌,也昭示未来的繁荣。中国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必将为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能量。

 

  我们策划《丝路》是在2015年,那时距离“一带一路”的提出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是我当初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们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创作的。时至今日,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盛会,大家都在“一带一路”中寻找机会,寻求合作,这期间有太多人为此付出了努力。我们也非常高兴能为“一带一路”的宣传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正如题目《丝路,从历史中走来》,它讲述了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逻辑关系。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以“丝路”为载体,讲述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吸引与影响,让大家看到中国为“走出去”与世界交往做出的种种努力。它不只讲历史,也不只讲经济,它讲述了涵盖艺术、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它讲的是联系,是历史与现在的联系,是“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联系,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铁门关遗址 

哈萨克斯坦塔纳世博会建筑工地 

 

  “路”是大家的,故事不只发生在中国。“一带一路”是中国首次面向世界提出的全球发展战略,它关乎几十个国家的合作与发展。这个题材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丝路》的国际化的属性。而近些年来,纪录片的创作提倡的是以现实视角和国际视野关注历史事件,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也正是以此作为创作的追求。单就我们采访的人物而言,他们总共使用了大约十几种语言。在拍摄和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找了十几种语言的翻译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中大多是外国人,他们对这部影片都很感兴趣,希望能够看到他们国家语言的版本。我们的创作方式是国际化的,我们的参与者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我们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我们在讲述一个全球化战略,我们的观众当然不应只是中国人而已。我们现在也正在为《丝路,从历史中走来》“走出去”,走向国际做着努力。

 

从“影响中国”变为“中国影响”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个大命题,它涉及很多领域、很多内容,但是这是必行之路。

 

  西方经济学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现在中国在经济、军事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国家的硬实力强了,文化软实力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因为真正能影响人心,征服人心,让人家从心里认同你的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

中国企业在德国、在柬埔寨,在世界各地不断进取,依靠过硬的技术和对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成功实现了“走出去” 

 

  我可以举一个拍摄中我们遇到的事例,我们有一家国产汽车企业收购了海外企业后,中方的管理者先是入乡随俗地给国外员工购买咖啡机,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然后定期为国外员工开设课程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他对我说合作是要建立在双方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而尊重则要建立在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上。

中国企业为国外员工开中文课

 

  现在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要从"影响中国"变为"中国影响",只靠经济走出去是不够的,文化也必须“走出去”,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中国有很多影响了世界的发明和创造,我们有理由自信,也应该自信。而要树立起这样的文化自信,就有赖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国际化的合作越来越多,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与当地人打交道,能建立起更好的合作关系。而要做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的。

 

文化“走出去”离不开好译者

 

  今天,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制作与传播已经成为常态。内容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技术上与国际接轨,形式上开拓创新,兼具艺术性与人文内涵,这使得国产纪录片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力。

 

  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正在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于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时不可失的良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反映中国社会变革的影片出现。同时,中国的变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纪录片创作者,像Discovery、BBC这样的机构,最近几年关于中国题材的影片越来越多,区别于以往只关注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某一细节,现在他们更多关注中国的社会变迁。这代表了他们对中国的兴趣更加浓厚,视野也较之从前拓展了许多。

《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录片都曾掀起观影的热潮,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走向国际市场。

 

  纪录片是文化产品,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能够促进这个行业发展的好事。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交流会越来越多,渠道能更多元,更畅通。而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文化“走出去”更离不开好译者。

  《丝路,从历史中走来》在拍摄过程中,被采访人物的语言有十几种,在寻找翻译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译研网帮助我们找到了小语种的优秀翻译人员。"译研网"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帮我们把关,对听译、笔译的稿件进行审核,这对于我们是非常必要的工作。"译研网"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译制方面,其专业化水平令人信服。未来在作品推向海外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与"译研网"有更好的合作。

  采访/王富丽

  撰文/王富丽 朱贺芳



责任编辑:朱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