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中国学)是外国人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是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的历史文化碰撞之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学问,是中国文化另一种形式的自然延续。 汉学(中国学)的思潮几经变换,不断发展。为学界以及读者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汉学界的学术成果产出,多维度呈现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图景,以“他者”之视角反观自身。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在世界汉学中心海外汉学数据库的资源支持下,特推出“海外汉学新书速递”栏目,以飨读者。 中文译名:《象征之物:中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制作》 作者:孟絜予 出版社: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4月7日 书籍简介 Nominal Things: Bronzes in the Making of Medieval China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名《象征之物:中古时期中国青铜器的制作》。 本书主要讲述中古时期(宋朝)对古代青铜器的研究是如何影响后来东亚地区学者的研究工作。宋朝统治者提倡经学以恢复礼制,促进了对与古代礼制有关的金石实物的研究;同时由于当时地主文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朝廷士大夫均热衷于古代礼乐器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另外,宋代造纸、印刷业、墨拓技术都得到了显著发展,这就使金石学兴起并风行起来。 孟絜予教授在本书中指出,宋朝研究古代青铜器的先行者们为记录这些文物而开发的视觉、技术和概念机制为可视化知识的方法奠定了基础,现代早期东亚的学者们将使用这些方法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在这些学者研究的文物中,最著名的是两千年前铸造的青铜礼器。宋代学者研究古青铜器的方法主要是著录及考订器物的类、名,开创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著录体例,形成了一套研究青铜器较为科学的方法,撰写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有关青铜器的著作。宋代学者研究古青铜器基本已脱离了玩赏的层次,而把古青铜器作为研究古文字、礼制及历史的实物资料来看待。本书揭示新经验主义与旧的认识方式之间的联系,解释了学者如何将儒家经典的话语转化为物质现实。 作者简介 孟絜予(Jeffrey Moser),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唐宋时期艺术与知识文化之间的关系。孟絜予曾先后在美国与中国求学与工作,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艺术史,熟稔东亚的学术动态与文化传统,且长于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进行比较、沟通。 中文译名:《如何用中文阅读中国戏剧》 作者:郭英德、夏颂、苌文博、张晓慧 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书籍简介 How to Read Chinese Drama in Chinese: A Language Companion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名《如何用中文阅读中国戏剧》。 本书既是中国戏剧入门指南,又是一本创新教科书。它是《如何阅读中国戏剧》的姊妹篇,专为汉语学习者所写。本书为想要以原著语言体验中国戏剧的读者提供了对中国传统戏剧中标志性场景的全面介绍。每一章都摘自一部著名戏剧,涵盖政治阴谋、军事冒险、英勇献身、浪漫激情和喧闹幽默。每个场景之前都有简洁而凝练的英语介绍。节选附有逐行现代中文翻译,个别单词和表达用英语注释,并提供现代中文等效表达。戏剧性的场景之后是加深语言能力、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知识的练习。 作者简介 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 夏颂(Patricia Sieber),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文学副教授、翻译与口译项目主任。 苌文博,佐治亚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中国语言文学讲师。 张晓慧,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 中文译名:《陈翰笙:中国最后的浪漫主义革命家》 作者:斯蒂芬·麦金农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4月4日 书籍简介 Chen Hansheng: China’s Last Romantic Revolutionary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名为《陈翰笙:中国最后的浪漫主义革命家》。 陈翰笙是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先驱,著名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是享誉中西的学术大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最早践行者,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为中心。他以广泛的农村社会调查了解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进而解答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农村调查领域开展的开创性和拓展性工作,研究工作成就卓著、影响巨大。其研究工作覆盖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种学科,撰写专著和论文达400余种。其许多论文和著作对于推动各有关领域深入开展研究起着重大作用,其一些经济学、史学论点具有前瞻性,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本书从1979年开始,通过对陈翰笙先生本人、他的家人和同事的独家专访,以及对他人相关资料文件、著作和档案的详尽考察,构建了陈翰笙的生平事迹。 作者简介 斯蒂芬·麦金农(Stephen R. MacKinnon)教授,曾师从史学家刘广京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后执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并在四川大学做过访问教授。他是西方从事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先驱之一,这与其对相关新闻人物进行口述史采访,以及一度任职人民日报的特殊经历有关。在其中国新闻史的学术成果中,有论文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专著Agnes Smedley: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 Radical,Wuhan, 1938: War, Refugee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以及西方驻华记者的口述史料集China Reporting: An Oral 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 in the 1930s and 1940s等。 中文译名:《中国早期斗拱与藻井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谢景 出版社:Anthem Press 出版时间:4月4日 书籍简介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Dougong and Zaojing in Early China (Anthem Impact)由Anthem Press出版,中文名《中国早期斗拱与藻井的起源与发展》。 本书重点关注了两种重要建筑元素的历史:藻井和斗拱。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藻井是中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由此得名。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蕴含着人们的世界观、宇宙观,也蕴含着更多世代相传的哲学体悟。将无垠的宇宙浓缩于精妙的建筑结构之中,是人们对宇宙和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敬重。 本书探讨了斗拱和藻井的起源,以及其在历朝历代的形制藻井和藻井在汉代有效地表达了一种神秘而神奇的世界观所具有的超然品质。而在现代建筑实践中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的视觉元素,与古代相比,斗拱和藻井所体现的丰富文化意义几乎消失殆尽,是今天中国建筑的损失。 作者简介 谢景,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学和城市设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史学家,其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建筑和城市化,著作有《中国的都市化:唐宋时期城市形态和生活的研究》和《遗产保护引导下的中国城市更新》。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2025-01-06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