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著名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主讲2024年“世界汉学讲坛”第二讲畅谈《诗经》英译。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徐宝锋担任学术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中心主任黄卓越出席本次讲座。夏含夷教授引领听众走进了一场翻译学与文献学的交织对话。他深入剖析了《国风·周南·关雎》中这一经典篇章的英译问题,不仅从翻译学的角度揭示了语言转换的奥妙,更结合文献学的视野,为《诗经》原文蕴含的文化元素与历史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注解。
夏含夷教授首先强调了《关雎》英译的复杂性,这源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讲座中,夏含夷教授历时性地梳理并展示了《关雎》的多种英译,包括理雅各、高本汉、庞德等著名学者或诗人的翻译版本。通过详细分析这些译本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夏含夷教授探讨了它们在传达原诗意境、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得失。他指出,不同身份的英语译者,如汉学家、诗人或专业译者,在处理《关雎》时,往往会因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审美取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翻译风貌。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上,更在于对诗中意象、韵律和文化元素的把握与传达。
在深入剖析诗经翻译的难度时,夏含夷教授特别提到了《诗经》中繁多的草木禽兽名称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如“关关雎鸠”“荇菜”等,这些名称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要求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对古代文化、植物学等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对于植物名称的翻译,更需要结合文献学的知识,准确把握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作为文献学领域的专家,夏含夷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他的《关雎》英译文,并详细阐述了其翻译理念和策略,例如,他将“关关雎鸠”翻译为"'Join Join,' chirps the osprey",既保留了原文的音韵美,又准确地传达了诗意。他的译文以文献学为基础,对诗中的关键词汇如“关关”、“窈窕”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解读。此外,夏含夷教授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关雎》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他援引《诗序》《毛传》等古代文献,阐明了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文化背景。在他看来,《关雎》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爱情和婚姻的美丽诗篇,更是一幅展现古代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生动画卷。
夏含夷教授的学术阐述为审视《关雎》的英译问题提供了一个宽广而深入的视角,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更为《诗经》的翻译与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他的译文与见解,如同一座桥梁,横跨东西方文化的鸿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本讲讲坛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对一首古诗的翻译技巧与理解,更是对文化多样性、学术共通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世界汉学讲坛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对话交流机制,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讲坛自开幕以来,一直践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术问题,推动建立持久深入的学术对话机制。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