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丹圆满完成在北马其顿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教育部中外语合中心合作共建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迎来的首位国内访问学者,并带回诸多宝贵经验与感悟。
赴北马其顿汉学知识中心交流小结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李丹
2024年11月18日至2024年12月17日,我赴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和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比较文学系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现将大体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以讲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传播。在四周时间内,我在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比较文学系讲授了8次课程,开设了1次公开讲座。8次课程平均为每周2次,讲座安排在第三周。8次课课程的题目分别是:中国文学概论、中国古典诗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学的指导思想、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诗、中国现代小说、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公开讲座的题目是:人民美学在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李丹教授和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们的合影
第二,以座谈方式进行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我参加了两次座谈会和一次学术会议。一次座谈会是和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教授们(9人)的座谈,交流了双方的学校概况、文学系专业设置以及学生的情况等。此外,他们问及中国年轻人除了英语之外还学什么外语,可能是寻求双方之间的共同点吧。一次是和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的4位专家(其中2位是汉学家)的座谈,交流主要围绕中国诗歌与北马其顿诗歌的互译事宜,他们计划翻译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然后在北马其顿出版。还论及邀请中国诗人到北马其顿参加诗歌节的计划,他们设想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并在多地举行朗诵会等。我提到我收到了两本英译版北马其顿当代诗集,我可以尝试翻译成汉语。一次学术会议是巴尔干文学与文化发展研讨会,我聆听了多位作家、学者的发言,感受最深的是,虽然现在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但认识到发展以巴尔干文学艺术为旗帜的文学文化事业,才更可能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
李丹教授和和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教席学者冯海城,汉学家席晓兰的合影
第三,北马其顿年轻人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中国的向往。在我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询问是否有机会可以来中国做交换生,我的回答是,我回国后尽可能促成两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即使在课堂之外,当有人获知我来自中国并且教授中国文学,就表示对中国很感兴趣,正在学中文,希望有机会来上海。
李丹教授在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比较文学系授课
第四,作为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具有较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富有艺术特征,不仅是国会大厦、歌剧院、教堂等大型建筑如此,就连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的学院大楼也颇有特色,外墙质朴但造型独特,内部的庭院式公共区域显得开阔、敞亮,可以承担会议、展览、交流和休憩等功能,两边用台阶连接底层和二层,同时台阶还可用作座位,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建筑特征。二是在这个7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有很多座雕塑,尤其以亚历山大大帝、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一系列著名历史人物的雕塑著称。三是设置了多座不同主题、大小各异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且艺术展览不断。我曾参观了两次画览,一次是本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展览,艺术家对北马其顿连绵起伏的山峦之形状及色彩的变化表现得非常突出,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之情。一次是马其顿现代艺术馆的展览,按艺术风格分三层展厅布展,大多数是世界各地画家的作品,据说其未展出的藏品更多。观展的人络绎不绝。这种浓郁的文学艺术氛围使得这个城市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气息。这对于我国在物质文明达到相当程度之后,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唯有文学艺术可以陶冶人民的情操,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世界汉学中心海外分中心简介
1.阿塞拜疆汉学中心
成立时间:2022年10月
合作高校:卡扎尔大学
简介:中心在中阿建交30周年之际成立,填补了阿塞拜疆汉学研究的空白。中心旨在推动中阿经典著作互译、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深化阿塞拜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并加强两国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合作。
2.乌拉圭知识中心
成立时间:2023年3月
合作机构: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
简介:该中心是首个在拉美地区设立的汉学中心分中心,并首次开设了中国哲学学分课程。中心旨在推动中国知识在乌拉圭的系统研究和传播,并通过在乌拉圭高校设立中文教席,培养本土汉学人才。
3.约旦知识中心
成立时间:2023年7月
合作高校: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
简介:中心推动在约旦的高校里设立中国教学讲席,开设中文教育相关课程,做好相关硕博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阿拉伯地区汉学的发展。
4.北马其顿汉学知识中心
成立时间:2023年8月
合作机构: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
简介:中心致力于推动中马在国际中文教育、汉学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培养本地学术人才,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并通过讲座和学术活动推广中华文化,加强中马两国的学术交流。
5.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汉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3年9月
合作高校: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
简介:中心致力于推动中乌在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学、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培养本地学术人才。中心还将编著学术资料、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者访学,并推动中乌经典与当代作品的翻译出版,深化中乌两国的文化与学术交流。
6.波黑汉学中心
成立时间:2023年12月
合作高校:巴尼亚卢卡大学
简介:中心旨在促进中国与波黑在文化、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在人员交流、学生交换、课程开发、科研项目、终身学习课程等方面展开合作,并通过学术会议和刊物出版推动学术与文化交流。
7.土耳其汉学之家
成立时间:2023年12月
合作机构:伊斯坦布尔大学红猫出版社
简介:土耳其汉学之家坐落于伊斯坦布尔红猫书店,具备一流的中土图书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卓越的翻译出版力量,持续开展国际写作、翻译、出版以及中土人文交流等一系列促进民心相通的文明互鉴活动。
8.塔吉克斯坦汉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4年4月1日
合作高校:塔吉克索季姆-乌鲁佐德国际外国语大学
简介:中心致力于促进中塔在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汉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术出版等方面。中心将通过举办会议、研讨会,推动教授、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与中国智库合作建立中亚中国图书数据库,推动区域内的学术与文化交流。
9.智利汉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4年5月
合作高校:麦哲伦大学
简介:位于世界最南端汉学中心——智利汉学研究中心,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首个应用型汉学中心,致力于推动智利与中国在海洋科考、经贸研究、教育、医药以及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10.阿根廷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4年7月
合作高校:何塞·克莱门特·帕斯国立大学(UNPAZ)
简介:中心致力于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与课程教学,并开设首个阿根廷对华关系政策硕士专业。此外中心亦推动中阿出版合作,举办中国主题展览,展示研究成果,并组织开展联合研究项目,致力于促进中阿学术与文化交流。
11.肯尼亚汉学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24年8月
合作高校:肯尼亚山脉大学
简介:中心致力于推动当地中文教育,向学校提供汉语教学资源,鼓励学生来华留学,并宣传奖学金政策。中心加强中肯在汉学及中国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研究,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展览等活动,促进学术成果发表,并邀请肯尼亚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12.希腊汉学中心
成立时间:2024年8月
合作高校:爱奥尼亚大学
简介:该中心是欧盟首个中希高校联合设立的汉学研究中心,开展硕士、博士项目以及领导力发展项目。中心致力于推动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跨文化交流,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学术项目和发表成果。中心通过开设中国研究课程,推广中国文化,培养本地化汉学人才,积极促进中希两国的学术和文化交流。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