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界“顶流”(5),海外波斯语译者翻译能力大盘点!

来源:世界汉学中心

作者:

2025-04-07

  伊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是两大东方文明古国跨越时空的对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这一交流不仅续写着丝绸之路的千年情缘,更在新时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伊朗翻译家在中伊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文明转码器与精神摆渡人的双重角色,他们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是文明的炼金术士——他们将丝绸之路上散落的文明碎片,熔铸成新的精神合金。经世界汉学中心全球汉学数据库已入库数据统计以及前期CCTSS(中国文化译研网)的资源积累,目前将具有丰富中文-波斯语翻译经验并有成熟翻译作品的中青年译者公布如下:译者的评选从四个维度展开:专业背景与语言能力(30分)、翻译经验与成果(50分)、翻译能力与技巧(10分)、翻译奖项或荣誉(10分),总计100分。世界汉学中心翻译中心评估组力求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译者进行评价。然而,调研的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如有不全面之处,还请大家联系我们进行补充。对译者的评分仅供参考。

  现将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发布如下:

1.png

  注:以下排名按照英文名首字母

2.png

BARZEGAR BAFROUEI

(白玫)

  博士,对外经贸大学伊朗籍外教,伊朗知名汉学家、译者,曾参与完成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站的翻译波斯语任务。代表译作为《郑和下西洋》。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3.png

4.png

Bazrafshan Amin

(巴阿明)

  博士,德黑兰大学中文系教师。翻译作品:《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伊朗学生汉语声调感知于发音》《伊斯兰世界大百科全书》《中国书业》《中国哲学思想》等。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5.png

6.png

Ehsan Doost Mohammadi

(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

  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籍专家,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医学、波斯语翻译、伊朗史以及中国文化研究和翻译,先后翻译出版了波斯语版《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国古典著作,将中医经典著作《濒湖脉学》《诊家正眼》《中医舌诊》翻译成波斯文。还曾将路内小说《慈悲》翻译成波斯语,曾获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7.png

8.png

Hamed Vafaei

(好麦特)

  博士,伊朗翻译家,现任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曾参加习近平主席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谈等多次国际交流翻译活动。还翻译了麦家作品《解密》和《人生海海》。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9.png

10.png

Marziye Bahrādfar

(马洁)

  青年汉学家。陆文夫《美食家》波斯语译者(五洲出版社),2020年担任“中伊防疫互助小组”翻译环节的负责人,该小组每天搜集中国抗击疫情的科普文章或视频,翻译成波斯文或配上波斯文字幕,在社交媒体上推送给伊朗民众。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11.png

12.png

Mirzaei Barzoki Reza

(雷彬)

  博士,伊朗汉学家,其研究领域为汉语和波斯语的比较教学、汉语和波斯语语法的比较,发表论文8篇,翻译书籍《古兰经》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及其与波斯语语法的比较》2部。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13.png

14.png

Mirzania Elham Sadat

(孟娜)

  伊朗阿拉梅?塔巴塔巴伊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曾担任“东方,长城,阳光”(中国)纪录片项目的翻译;翻译及合译作品:《跑步穿过中关村》《疼痛》《中国当代文化》《伊朗公元前第一千年的艺术与考古学》等。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15.png

16.png

Nasrin Dastan

(纳思霖·达斯坦)

  博士,伊朗艺术家,其研究领域为中国绘画、中伊艺术等,翻译书籍3部,包括《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美术》《中国民间艺术》。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17.png

18.png

Samira Almasieh

(赛米)

  博士,现任德黑兰大学汉语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国际教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曾在《美文》杂志上发表文章《这里是北海》,并翻译多本书籍,包括《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等。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19.png

20.png

Seyed Javad Hosseini

(胡赛尼)

  伊朗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管理方法和中国文化以及孙子兵法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目前担任中国世界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和山东省孙子研究会顾问。他将《孙子兵法》首次翻译成波斯语并出版,曾荣获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杰出成就奖。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21.png

22.png

Zahiri Hashemabadi Mahmoud

(沙西里)

  博士,伊朗翻译家和中国研究学者。中-波翻译经验丰富,已翻译多部重要著作,其中包括《<列王纪>中的中国与中国形象》《新冠疫情爆发下的医院应对策略》《新丝路——中级速成商务汉语3》《新丝路——中级速成商务汉语4》《新丝路——高级速成商务汉语5》《新丝路——高级速成商务汉语6》《草房子》等。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23.png

24.jpg

  ZahiriHashemabadiMarzieh

  (沙曼礼)

  博士,资深翻译家和中国研究学者,沙曼礼在中波翻译及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已翻译多部重要著作,其中包括:《中国历史地图——人文版》《习近平扶贫故事》《中国社会变迁(1949-2019)》《图说中国舞蹈史》《兄弟俩》等。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25.png

26.png

  ZeynaliRezvan

  (李织凡)

  伊朗青年汉学家,译者,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应用语言学,中伊关系的历史。曾翻译著名70后新锐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先生的《跑步穿过中关村》。

  译者的打分情况表如下:

27.png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