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艾丽卡:匈牙利,一个爱读书的国度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朱贺芳

2017-12-12

  余·艾丽卡(Yu·Erika),匈牙利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公派留学,进修汉语。曾翻译吉狄马加的诗集《我,雪豹……》以及莫言、白先勇、余泽民、余秋雨等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现与丈夫余泽民(旅匈作家,文学翻译家)一起从事中匈文化交流工作,致力于中国和匈牙利的文学互译工作。

  2017年8月,余·艾丽卡在“2017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期间接受了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的采访,并就中匈文化交流与发展进行了深度分享。

  我的祖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度

  匈牙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全国人口不到一千万人,面积是中国的百分之一。从绝对数字看,大多人都会觉得匈牙利图书市场非常小,但是从相对比例角度看,匈牙利的图书市场其实并不比中国的小。“我们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规模性的图书馆;在匈牙利,一本新书印几百册,卖两三千册就算是畅销书,从畅销书的比例看,匈牙利对其它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余·艾丽卡说。

  余·艾丽卡告诉记者,匈牙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匈牙利有很多出版社,像magveto kiado、 Europa kiado、Helikon kiado、 Jelenkor kiado、kossuth kiado、Libri kiado、Noran kiado等都是很不错的文学出版社。其中,magveto kiado出版过中国文学作品《狼图腾》和《兄弟》,Noran kiado出版过《蛙》和《酒国》,Europa kiado更是历史悠久,曾设“亚洲文学室”,出版过很多中国作品。

  在匈牙利,每到圣诞节、复活节、新年,还有生日和命名日,人们都习惯赠送礼物,书是最重要的礼物。据统计,匈牙利人每年人均购书20本,比同地区的西欧人多得多,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常年读书的人数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

  有人说过:“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据统计,迄今为止匈牙利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多个领域。也算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了。

 

  喜欢中国小说,莫言的《酒国》堪称佳作

  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对中国作品很感兴趣,只要听说有中国小说出版,便会买回家阅读。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匈牙利出版中国作品的黄金时期,许多古典作品翻译成了匈牙利文,如《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老残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诗经》《乐府》《楚辞》等,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诗歌。《道德经》和《易经》也有好几个版本,匈牙利大诗人Sándor Weöres翻译的《道德经》最有名。这些经典作品,我在罗兰大学学汉语时就都曾读过。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出版的中国图书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是《我的前半生》《芙蓉镇》《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上海宝贝》等。《鸿》给我的印象很深,那是一本家族小说,写了一个中国家庭三代女人的经历,对我了解中国的历史很有帮助。

  近十几年在匈牙利也出版了一些质量很高的中国文学作品,比如《中国女性小说选》《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灵山》《狼图腾》《兄弟》《酒国》《蛙》和苏童、颜歌的作品。《狼图腾》写内蒙古的草原生活,虽然题材对我来说很陌生,但我对它的内容很感兴趣,因为匈牙利的祖先就是从亚洲草原上来的;莫言的《酒国》是我最近读的,非常富有想象力和批判精神,虽然故事荒诞,但刻画出人性真实的黑暗,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中国小说。

 

  中匈文化同行,期待翻译中国年轻作家作品

  匈牙利先前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人曾经对中国文学非常关注,但后来,匈牙利人逐渐将视野转向了西方,转向二战、冷战以及自己的历史。近几年来,随着中匈关系的加强,文学出版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入,许多匈牙利作品被翻译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我先生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介绍到匈牙利,这与中国互动、互融、互赏、互鉴的文化政策也是分不开的。

  自2002年从布达佩斯的罗兰大学毕业以后,我便投身于中匈翻译事业,在布达佩斯的几家中国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曾陆续翻译过一些中国小说和散文,比如白先勇、余秋雨、莫言和余泽民的作品,大多发表在文学杂志上。今年,我与中国的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了《我,雪豹……吉狄马加诗集》《山东汉画像石汇编》,现在正在翻译另一部艺术专著《中国孤本年画》。我的先生是中国人,是很优秀的翻译家,在我的翻译之路上,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中国的古典小说和哲学作品在匈牙利已经翻译了很多,除了《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外,主要名著都出版过,像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等当代名家也已经陆续得到介绍。在未来,我想更多地关注中国年轻作家,比如徐则臣、葛亮、张悦然等,还有一些在海外还没受关注的好作家,像宁肯、陈希我、方方、东西等,这几个作家对于匈牙利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很愿意翻译他们的作品,将他们带入匈牙利人民的视野。另外,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王小波介绍给匈牙利的读者们。

 

  投身翻译出版,让中国文学真正走进匈牙利

  在翻译出版中国作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由于市场经济,匈牙利读者对中国作品的兴趣小于对西方作品的兴趣;而且,匈牙利虽有几所大学开办中文系,但都不教授中国文学,出版社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很有限,所以要想说服他们出版中国作品非常难。稿费也是一方面因素,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匈牙利译者只有三四个人,而且多为女性,都有家庭,就像我,在翻译吉狄马加的诗集时,我经常半夜开始,翻译到凌晨。

  因此,我们非常希望能有一个途径或方式,定期得到翻译出版方面的最新信息,读到新作品,也希望中国在资助翻译和出版的同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匈牙利介绍中国文学,让中国文学进入更多匈牙利文学杂志的视野,让匈牙利读者了解更多的中国作家以及中国作品。在这里,我个人觉得让中国作家参加布达佩斯书展是一个不错的中匈文学交流方式。

  此外,我觉得中国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的过程中能够建立一个文学翻译平台,保持交流畅通,这非常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在这次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上,我了解到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是一个致力于中外文化互译合作,帮助世界各国多语言读者和观众及时发现、翻译、创作和分享优秀中国文化作品的公益网络平台,这很有意义,我很期待加入这个平台,希望在出版翻译方面得到具体的帮助,将更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家作品介绍给匈牙利人民,共同促进中匈文化友好交流。


责任编辑:朱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