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之星|穆罕默德·谢赫:中国快速发展带动汉语热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朱贺芳

2020-03-03

Q
&
A


Q:您为什么选择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A:2011年,我享受埃及国家公费的奖学金来北语读博士,2014年毕业后回到埃及,在埃及南方米尼亚大学园学院中文系当老师。

之前,在埃及只有Ain Shams 大学可以学中文,1977年Ain Shams 大学中文系成立,但是刚成立的时候上中文系的学生也不多,在1999年之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变化。从我上大学时大学的时候,很多人就对中国、对汉语产生了兴趣。说起为什么从事汉语教学工作,首先是兴趣爱好。中国文化深深的吸引我,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非常博大神秘,孔孟思想、韩非子、荀子的言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有些思想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想很相近,这更加拉近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距离。

再有是市场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旅游团到埃及来,我们需要很多的懂中文的人,不管是导游,不管是翻译陪同中国的贵宾团,所以学习汉语的市场越来越大。现在在埃及,能学中文的机构(公立及私立)有15个左右。而且还在增加。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人们可以随时找一个机构上课、参加活动学习汉语。

我每年接触很多愿意学中文的埃及人,这十年埃及老百姓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兴趣,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发展越来越快,他们通过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信息想更多了解中国,语言是第一步,所以汉语在埃及热了。


Q: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埃及可以读到哪些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

A:随着汉语热,现在埃及老百姓和出版机构都非常关注中国文学,很多人想通过中国的文学了解中国社会。古代有孔子,中国和埃及都是文明古国,都是有几千年的历史,思想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孔子所提出的人、礼、义,儒家思想就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被很多埃及人学习。

埃及人民也很关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其中最有名的文学家有莫言先生。莫言先生获奖了之后就是很多埃及老百姓也为这一件事情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就毕竟都是东方国家。除了莫言先生以外还有巴金、郭沫若,还有很多的那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现在很多的中国的文学著作,不管是通过出版社还是双方的学术界引进到埃及,把它们翻成阿文。


Q:近年来,有很多中国影视作品译成阿语,出口到阿拉伯世界国家,这些影视作品在埃及的反响如何?

A: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国影视作品有很多,中国影视剧在阿拉伯世界也很流行。在我小时候,大家非常喜欢功夫片,小孩们基本都看李小龙、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片),现在,《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很多的中国的电视剧我们可以通过CCTV阿拉伯语频道和网站看到和下载。


Q:您认为近五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我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友,这是我第四次来北京,但是每次回来都让我很惊讶!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大概隔了8、9年的时间,我来参加一个培训班。我发现中国的变化特别大:我认识的路、我以前经常去的建筑、咖啡厅都不存在了!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变化实在太快了,中国在经济外交方面也做得特别好,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已经和很多国家达成友好合作。埃及政府也比较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希望能更多了解中国发展那么快的秘诀,所以现在埃及及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引进了很多中国出版社的图书,把它翻成阿文的,让更多的那个阿拉伯人了解中国发展背景。

我最敬佩的,是中国很擅长通过文化交流,将中国最美、最优秀的文化、历史、思想传达给别人。现在各国学语言的人非常多,但是将好的译者、好的作品、优秀的机构连接起来的平台太少了,中国文化译研网做到了这一点,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值得人尊重。

不管是在软实力还是硬实力,中国的在用发展和变化说明他正成长为一个强国。我特别佩服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的外交能力和管理的智慧,可以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飞速的发展。这是非常值得阿拉伯国家学习的。


Q:您未来五年的计划是什么?

A:首先,除了自己的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于教书,我在两所学校工作,就是一所是国家的,一所是私立的,希望能通过教授中文让越来越多的埃及人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还有,我会抽一点时间做翻译。我一直在关注中国领导人的政策,我想把中国政府和领导的政策和管理智慧翻译出来,让更多的阿拉伯人去了解并学到这一点,让阿拉伯国家发展的更好。

第三,我计划编辑一些针对阿伯人的教材。因为这方面我的经历还不够丰富,可能再过几年,我希望能把中国的最优美的、最精美的文化遗产讲给阿拉伯世界的人们。


责任编辑: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