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关键词 | 意大利白墨轩“外眼”讲“顾恺之” | 附预报名通道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2-05-10

     中国文化关键词系列

     言语通五洲,文化连世界。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以《中国文化知识辞典》为依托,持续推出百位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不再“老外”系列之中国文化关键词视频,将从“外眼”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关键词、阐述文化故事。

 本期来自意大利的白墨轩将通过视频阐述他对中国文化关键词“顾恺之”的理解。     

                                                                        

     “顾恺之”词条:

    字长康,东晋著名画家、美学理论家,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在解决绘画创作一系列技巧问题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所涉及的绘画题材丰富,不仅擅长道释、人物、肖像,而且山水、花卉、走兽等,无不兼长。在当时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也是最早系统地提出“传神论”的绘画美学理论家。魏晋以后,以道释儒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之风兴起,“玄学”就其本质来说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旨在追求人的精神的洒脱自如,要求人超越世俗之物,超越客观真实。这样一来,在玄学影响下的中国绘画艺术也出现了对超脱物象求其神的发展趋势。玄学对“形”“神”的探讨,直接孕育了顾恺之“传神论”的美学思想。

    “传神”是顾恺之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他通过人物画创作实践所得出的心得。可以从流传下来的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作品的摹本看出他这一艺术主张。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其关键在于阿睹(眼睛),强调在描摹外形的同时,更要追求刻画出人的神情以及精神特点。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的画风,专注传神,点睛最妙,使中国绘画从此出现了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后代常常把“传神”作为绘画艺术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宋代的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他继承了顾恺之的形神观并加以发扬光大,直接影响了中国文人画整体上的审美趣味。此后形神观一路沿袭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

    预报名通知:

    2021年6月16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启动了“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项目,吸引了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百位青年汉学家以  录制视频的方式解读中国文化关键词、阐述文化故事。

    “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聚集全球高水平中外翻译人才,为有志于从事中外互译工作的各国青年提供学习、交流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关注学员职业发展,促进中外语言双向交流。现开设项目预报名通道(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预报名),未来我们将根据报名学员的情况为大家提供以下机会:

    1、多语言翻译研修班、培训班;

    2、中外学术交流论坛、翻译比赛等活动;

    3、出版资助、作家和出版社资源对接;



责任编辑:何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