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F+中土文明交流互鉴丨《土耳其汉学的缘起》新书发布会观众报名通道开启!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4-06-13

  6月19日~23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即将举办。

  期间,由土耳其红猫出版社主办,土耳其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世界汉学中心支持的“中土文明交流互鉴”(China-Türkiye Civilization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暨《土耳其汉学的缘起》新书发布会(The Birth of Sinology in Türkiye Book Launch Event)将于6月22日13:00-15:00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jpg

  活动报名流程

  1.请提前扫码登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小程序,申请6月22日12:00-17:00入场券,小程序码详见观众参观、展区总览和交通安排部分,2024BIBF参观指南。

2.png

  2.请于6月20日上午12:00前联系活动负责人张潇尹(18801281961)预留本场活动座位。

3.png

  3.如确认参加本场活动,届时请自行前往现场,活动时间为2024年6月22日13:00-15:00。地址为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地点为BIBF翻译咖啡馆-E区B1层6B.N01。

  书籍简介

4.png

  语言:土耳其语

  Language: Turkish

  作者:吉来、艾谢

  Author: Prof. Dr. Giray Fidan、 Assistant Prof. Dr. Ayse Gül Fidan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界日益重要的学科之一。阿里·阿克巴尔·哈泰16世纪初撰写的《中国纪行》是奥斯曼帝国关于中国的首部综合著作之一,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它包含了重要信息,是奥斯曼时期了解中国历史、语言、文化和社会观点的基本著作之一。总的来说,《中国纪行》是土耳其汉学史上的开创性作品,同时它也表明土耳其汉学研究的基础远早于20世纪初。本研究旨在从《中国纪行》出发,为土耳其汉学的起源和历史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5.png

  吉来(Prof. Dr. Giray Fidan),土耳其翻译家、汉学家,安卡拉哈之巴以拉姆大学教授、曾翻译出版多部中文著作。其翻译出版的《孙子兵法》是首个从汉语文言文直接翻译成土耳其语的译本,主要翻译出版作品还包括《论语》《猫城记》《古船》《尘埃落定》《平凡的世界》等近20部作品,曾获“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

  艾谢(Assistant Prof. Dr. Ayse GülFidan),现任土耳其国防大学助理教授,先后于安卡拉大学语言、历史与地理学院的波斯语言文学系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著作、论文。

  详细活动信息

  主办方

  土耳其红猫出版社

  Kirmizi Kedi Publishing House

  支持单位

  土耳其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世界汉学中心

  Supported by 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Türkiyein Beijing、 World Sinology Center

  时间

  2024年6月22日13:00-15:00

  13:00-15:00 on June 22,2024

  地址

  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China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No. 7 Tianche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地点

  BIBF翻译咖啡馆-E区B1层6B.N01

  BIBF Translators’ Cafe Hall E, B1, 6B. N01

  观众参观、展区总览和交通安排

6.png7.png8.png9.png10.jpg11.png12.png

  您可乘坐:轨道交通8号线或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E口或H口;

  多条公交线路途经国家会议中心,附近设有站点:81、82、83、85、484、510、913等;

  停车指南:出租车、网约车临时停车点为天辰东路北段与大屯路交叉口、天辰东路南段与体育场北路交叉口;自驾前往可停车至国家会议中心地下停车场,也可停至新奥天虹购物中心和北辰世纪中心等周边停车场。

  世界汉学中心

世界汉学中心.png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吴文志